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定于9月7日至9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7日上午,論壇同期活動“2025東亞海洋博覽會”在青島世界博覽城國際展覽中心開幕。
本屆博覽會以“從蔚藍到未來——藍色·海洋·科技”為主題,總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設立海洋發展成果展區、海洋生物醫藥展區、亞太機器人世界杯青島國際邀請賽展區、海洋科技裝備展區、海洋國際商品展區等五大展區。各展區共匯集450余家參展企業機構,集中展示海洋領域最新成果與未來趨勢。
博覽會深度融入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首創性地將“中印尼海洋科技合作”與“山東海洋發展成果”相融合,是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實踐。“山東海洋成果”系統呈現“戰略—科技—產業—港口—生態—合作”的山東海洋強省建設體系,多項“首位”“第一”“最大”的硬核成果通過實物、模型和沉浸式體驗展現,清晰描繪山東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從海洋“大省”邁向海洋“強省”的海洋領域布局。
尖端海洋科技是本次展會的核心看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院(侯保榮院士團隊)、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張建民院士團隊)、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團隊)三大院士團隊集體亮相。其中,由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李華軍院士團隊合作研制的大功率永磁一體機,實現在國產最大起重船上的首次應用突破。此外,達峰科技(海儀所)原位監測儀器、偉卓科技雙模磁力儀等一批“專精特新”成果,在海洋感知探測的精度與深度上達到新高度。
展會首次設立海洋生物醫藥展區,共有85家頭部企業、機構參展,完整覆蓋從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新藥研發到臨床應用的全產業鏈,“藍色藥庫夢想”海洋強國夢正加速照進現實。
本屆博覽會凸顯海洋科技跨界融合與應用。國網(山東)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海洋+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航大漢來“低空經濟+智慧海洋”無人機應用,展現海洋科技與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融合場景。同期舉辦的亞太機器人世界杯青島國際邀請賽,通過“賽、展、會”結合,全面展現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鏈布局與AI應用場景創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見習記者 高小巖)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