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滿足社區居民多維度生活需求,激發“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聯動機制效能,嶗山區委社會工作部堅持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指導金家嶺街道社工站探索創新“四融四同”融合發展工作模式,構建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助力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金家嶺街道社工站聯合山水名園社區開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專題培訓活動,深化社志融合
深化融匠行動
推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同行聚力
根據轄區居民構成情況,區委社會工作部指導金家嶺社工站加強與轄區各社區溝通對接,深化開展居民需求調研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梳理完善社區居民需求清單,創新開展480余場等特色化主題活動,聯動并賦能轄區內有擔當、有精力、有特長、有時間的居民志愿者3000余人參與社區一線服務,引導其組建“書香茶YI社”等23支志愿服務隊伍,構建志愿服務隊伍矩陣,助力強化“社工+志愿”服務力量。
金家嶺街道社工站聯合志愿服務資源開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老年人防跌倒宣講服務項目
深化融情行動
推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同步協調
根據轄區志愿服務效能,區委社會工作部指導金家嶺社工站以志愿服務隊伍為載體開展手機培訓、生活陪伴、科普教育、社區倡導等321場志愿服務活動,在助力營造“社工+志愿”服務氛圍的同時,有效強化志愿隊伍情感共鳴,提高志愿服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通過協商共議的形式,制定完善志愿服務公約,助力“社工+志愿”思想共識最大公約數。
金家嶺街道社工站培育青年志愿服務隊伍開展社區睦鄰服務項目,增進鄰里互動,促進社區和諧
金家嶺街道社工站聯合志愿服務資源開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暖心為老智能手機培訓系列服務
深化融智行動
推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同頻共振
根據轄區志愿隊伍發展階段,充分發揮駐站社工的專業優勢和特長,組織開展樓道長賦能訓練營、愛心媽媽技能提升等57場系列活動,賦能提高志愿隊伍在社區倡導、項目策劃、鄰里調解以及隊伍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引導社區隊伍通過協商共議的形式,創新制定《志愿服務參與制度》《志愿服務協同制度》等,助力強化“社工+志愿”專業能力。
金家嶺街道社工站聯合志愿服務資源開展新就業群體“夏日送清涼”系列服務
金家嶺街道社工站聯合青大麥島社區“專業社工+志愿服務”便民大集活動
深化融善行動
推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同軸運轉
根據轄區居民生活需求,區委社會工作部充分發揮街道社工站和社區社工室的樞紐平臺作用,引導社區志愿隊伍創新設計老年人防跌倒、益童成長等36個特色化項目,開展智享生活、睦鄰集市等284場服務活動,有效構建社區服務體系,深化供需雙側精準銜接。引導社區志愿服務隊伍發揮其“在地化”優勢,協商解決環境改善、老舊設備維修、消防安全等社區治理難題,助力強化“社工+志愿”服務效能。(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劉琴 實習生 戰齊炫)
責任編輯: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