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一條老式的流水線要做2萬只產能的話,可能需要三四百人。現在,單班20多人就夠了。這條產線僅機器人就配了上百臺,而且全部是智能管控,生產過程及物流都是在線智能檢測。100安時的一條線每日滿產2萬只電芯,一個月大概就是2吉瓦時。”日前,在位于城陽區河套街道的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100安時電芯產線正有序生產,技術部負責人姚寬科邊走邊介紹。
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1年,于2015年上市,是一家聚焦電池及儲能領域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技術型企業,擁有700余項發明專利,參與25項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制訂。鵬輝能源的儲能電池出貨量多年穩居全球十強,其中家用儲能電池和便攜電池出貨量多年位居全球前五。
青島基地項目于2023年5月簽約、9月開工、10月注冊,列入山東省重大項目、山東省能源重點項目。該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約130億元,規劃設計產能36吉瓦時。“建設青島基地是鵬輝能源為滿足山東及整個華北地區市場需求的重大舉措,為的是更好服務華北地區客戶。”鵬輝能源(青島)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梅麗介紹,“項目一期投資40億元,目前電芯廠房已建設完成并投產,A、B、C三條產線全部開通,其中A線產能已達到設計產能的80%以上。”
打造裝備水平一流智能制造工廠
在“碳中和”目標驅動下,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儲能技術成為解決風光發電間歇性問題的關鍵。儲能技術路線多樣,其中磷酸鐵鋰電池核心優勢在于高安全性與長循環壽命,成為“性價比之選”。
“青島鵬輝目前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主要的應用場景是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等。其優勢是長循環、高安全、長壽命。像電力儲能,我們的電池循環壽命可達1萬周以上,使用壽命達到12年至15年。從安全性上來看,針刺、擠壓時不起火、不爆炸、不冒煙,重物沖擊也沒有安全隱患。”姚寬科說,“低溫電池可以在零下30℃極寒環境中充電、零下40℃環境下放電,充電效率達95%以上。一般的電池在0℃以下充電就比較難了。這主要得益于鵬輝能源獨創的LTSC低溫超導通平臺技術,在材料體系上實現了全面創新。”
日前,全球權威新能源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正式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Tier 1一級儲能廠商榜單。憑借產品技術的創新力、智能制造的領先性、全球化高效交付體系及項目執行全周期管控能力,鵬輝能源五度登榜。
對于鵬輝能源來說,青島基地這座“超級工廠”,是其在華東地區的最大生產基地。其中,電芯廠房是鵬輝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單體廠房。青島鵬輝引進投料自動線、涂布機、激光模切分條機、卷繞機、全自動化裝配線、AGV組裝線等先進設備,打造裝備水平一流的儲能電芯智能制造工廠。
“一直到今年年底,鵬輝能源都將是滿產。青島鵬輝從6月6日開始投料試產,7月底100安時電芯產線投產,也就是A線日產在15000只到16000只之間,滿產的話是在2萬只左右,可以依據訂單隨時調配。314安時電芯產線已經帶料調機,8月底已達到滿產狀態。”梅麗說,“下一步,將聚焦下一代儲能大電芯風鵬590安時/600安時+的開發及市場化推廣。”
鏈主引領 聚“鏈”成群
7月21日,青島市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專項小組辦公室公布了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產業鏈主企業名單,作為青島市儲能產業引進的首個百億級項目,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入選。
“作為鏈主企業,我們已經和北岸控股合作10MWh鈉離子電芯儲能示范項目,100安時電芯方面和海爾、海信在海外戶用儲能產品領域有深度合作。我們非常樂意把上下游企業,包括生產正極、負極材料,以及箔材、鋁殼的企業都介紹到青島。之前已經開過一次招商大會,當時來參會的企業有十幾家,落地意向很強的有七八家。”梅麗介紹,“公司和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工程學院都有交流,比如山東科技大學就設有儲能專業,學生畢業以后,可以選擇到青島鵬輝工作。”
2022年10月,城陽區首次接觸國內儲能電池頭部企業鵬輝能源;2023年5月,儲能電池零碳制造基地正式簽約。從初次洽談到項目落地僅用半年時間,速度背后是“鏈式招商”的系統謀劃:項目簽約前,城陽區已梳理出磷酸鐵鋰電池制造、儲能系統集成等上下游關鍵環節,赴6家上下游配套企業開展產業發展交流活動;項目簽約后,立即組建“體制內+體制外”雙招商團隊,先后開展訂單式招商對接活動20余次、參展對接10余場,促成7家本地企業進入鵬輝能源供貨體系,20余家配套企業加速集聚。
在鵬輝能源等龍頭企業帶動下,目前城陽區綠色能源產業實現“投產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重點項目全面提速,基礎設施短板補齊,產業鏈招商成效明顯。
目前,鵬輝能源儲能電池生產項目已量產,并穩步推進2025年生產目標;城暉漁光互補項目成功并網,年發電量可達1.46億千瓦時,是今年青島已并網的最大新能源項目;全省首個鈣鈦礦疊層光伏示范項目(113kW)正式并網投運;同時,全市唯一入選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企業”的北辰循環,正加速建設鋰電池回收體系。今年以來,城陽區綠色能源產業新引進20個上下游項目,產業集聚效應凸顯,為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