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創意賦能鄉村振興新生態
西海岸新區“德育鄉村”創意設計大賽落幕,21件作品獲獎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4日訊 創意賦能鄉村振興。9月14日上午,“德育鄉村”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成果匯報在西海岸新區廣播電視臺演播廳內舉行,標志著新區“德育鄉村”品牌從1.0階段的全面覆蓋邁向2.0階段的提質升級。
“德育鄉村”創意設計大賽以“德育潤心田,創意美鄉村”為主題,2025年4月啟動,吸引眾多村干部、大學生、中小學生等群體參與,共征集到優秀作品102份。圍繞鄉村文化挖掘、產業升級和人才培育三大核心,大賽設置四大特色賽道,吸引多元主體參與共創。比賽過程中,農高發展集團發揮農業龍頭資源優勢,為參賽者提供從技術培訓到場景對接的全周期服務,構建起“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高校支撐、村民參與”的四位一體創新生態。
大賽創新采用“培訓—創作—評審—轉化”全流程閉環機制,累計開展12場專項培訓覆蓋475人次,邀請20位行業專家組成評審團,確保作品兼具創意性與實用性,最終評選出21件獲獎作品。
高校團隊以文化創意激活鄉土資源,華僑大學籍宇澤、袁凌紫的《青島小鎮贊》通過藝術化表達讓鄉村文化煥發新彩;中小學師生則用童真視角傳承農耕文明,海王路小學陳芊煜的《二十四節氣歌》將傳統智慧與少年創意完美融合。
最具突破性的是基層工作者的實踐成果。大場鎮三河埠村畢紀花通過大賽培訓掌握AI技術后,其抖音賬號推廣的“幫喜團”茶果遠銷北京,豆角實現日銷400斤的突破;大村鎮龍馬村楊玉國用AI制作的基層工作短視頻,讓鄉村故事獲得更廣泛傳播。
現場的節目表演成為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生動注腳。情景劇《麥哨》還原鄉村田野的純真活力,《AI魔法課堂》展示了技術如何重塑鄉村教育場景。這種對比在頒獎環節更為鮮明,當獲獎者接過榮譽證書時,背景屏幕同步展示其作品的數字化應用效果,直觀呈現創意落地后的實際價值。“傳統農耕文化傳承—AI技術創新應用—鄉村未來圖景展望”的脈絡,恰如全國數字鄉村創新大賽所倡導的“數字賦能與文化傳承并重”理念,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雙輪驅動。
此次大賽是西海岸新區連續第4年舉辦,旨在通過大賽帶動鄉村治理注入創意動能、推動治理效能持續提升,搭建匯聚人才的橋梁,成功吸引更多人投身到鄉村振興實踐中。此次大賽的圓滿舉辦,構建了創意賦能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生態。未來,“德育鄉村”2.0建設將以文化為魂、創意為橋、科技為翼,推動更多創意成果從展廳走向田間地頭,在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上書寫新的篇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責任編輯:王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