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6日訊 “在微信群看到‘懶人辦事攻略’,跟著幾分鐘的短視頻操作,很快就完成了醫療機構校驗的線上申請,現在審批服務真是越來越省心省力、越來越高效!”青島市北普濟醫院河西門診部主任劉香菊感慨。
營商環境優不優,企業感受最真切。今年以來,市北區通過線上線下多元渠道,構建“新媒體微解讀+直播間深互動+流動集市送上門”的立體化、多層次審批政策服務體系,推動政策信息精準傳達、咨詢高效對接、政務應享盡享,為企業賦能,為發展助力。
新媒體“小貼士”,審批政策“秒懂”易辦
針對傳統政策文件語言嚴謹、條款繁多、不易理解等問題,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主動擁抱新媒體浪潮,創新推出“懶人版辦事指南”“審批小貼士”“審批相約”微短劇等多種政策解讀形式,聚焦企業經營開辦、許可資質辦理、社會組織審批等高頻事項,提煉政策精華,解讀關鍵條款。
借助生動有趣的短視頻和動畫,審批流程和材料要求變得更通俗易懂,企業群眾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刷著視頻學政策,看著故事懂流程”,實現政策“直達”民心。目前,“審批小貼士”欄目已更新30余期,各種政策解讀內容累計瀏覽量突破萬次。
直播間“零距離”,實時互動“直通”訴求
“辦學許可證到期前多久能去延續?”“先去延續辦學許可證還是民非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多久校驗一次?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日前,在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一場“直播小課堂”上,評論區的提問接連不斷,共收到400余條留言,吸引近700人實時收看。
為打破時空限制,提供更互動、更沉浸的政策咨詢體驗,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定期開設“直播小課堂”,聯動教體、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聯手打造了審批“直播小課堂”,將幼兒園延續、醫療機構校驗等業務的政務咨詢、審批輔導送入直播間,通過直播互動、即時答疑,審批要點、難點、注意事項清晰呈現,在審批服務與辦事企業群眾間架起一座“云端橋梁”,讓服務更親近、更便捷。
“沒有廢話,全是干貨!”群眾在線上紛紛點贊。觀眾可隨時通過彈幕、留言方式提出個性化問題,“主播”現場答疑解惑,實現“屏對屏”的即時溝通,直播間成為匯聚政策、集中答疑、精準服務的“直通”快車道。
流動集市“面對面”,政策宣講“直享”上門
線上服務不斷優化的同時,線下服務也在同步延伸。市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推出“普法流動集市”,組織政策宣講團進園區、進樓宇、進社區、進商場,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我們正計劃在麗達茂開店,正好工作人員到商場來講政策,不僅講得明白,還手把手教我們怎么操作。”麗達茂商場的商戶李女士說。據了解,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群體的需求,審批人員定制宣講內容,創業園區側重新公司法和惠企政策,商業街區更關注個體工商戶登記、餐飲審批等,真正實現“按需配送”。
此外,市北區行政審批局還組建了“陽光21”基層審批先鋒隊,服務覆蓋全區21個街道,通過“政策宣講+現場答疑+幫辦指導”的全流程服務,將政策咨詢臺“搬”到企業門口、群眾身邊,精準滿足個性化需求,實現政策紅利“直享”到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張予寧)
責任編輯:呂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