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設計研制,關鍵核心技術全面自主研發(fā),是全球最快全自動運行軌道車輛
首列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亮相青島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18日,2025中國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CAMET論壇在青島開幕,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首列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亮相。列車將用于京雄快線,標志著我國在市域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取得重要新突破,系列化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實現(xiàn)示范應用。
9月18日,人們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參觀智能市域列車。當日,由中國中車自主研制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列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暨京雄快線列車在青島亮相。
這是我國市域列車實現(xiàn)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的一次全新升級。為搭建市域列車譜系化技術和產品平臺,在市域列車領域打造中國標準、中國產品、中國品牌,中國中車牽頭承擔了系列化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研制及試驗重大技術裝備攻關項目。此次亮相的列車,是系列化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平臺下的系列產品之一,為時速200公里的市域D型車。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高級主任設計師朱建華介紹說,作為首列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該車搭建了中國標準體系,采用的技術標準中,中國標準占88%。通過自主攻關,列車關鍵核心技術全面自主化。列車按照“智能化、數(shù)字化、模塊化、綠色化、車地一體化”理念創(chuàng)新打造,搭載十余項核心技術,在智能化、安全性、舒適度、節(jié)能降耗、運用經濟性等方面實現(xiàn)全方位升級。
該車全維度融合數(shù)智技術,打造市域列車最強“智能大腦”,進一步提高了日常行車、運用維護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列車采用GoA4級全自動駕駛技術,是全國首列時速達200公里的全自動駕駛市域列車,也是全球最快的全自動運行軌道車輛。列車首次搭載高精準冗余感知系統(tǒng),實現(xiàn)常見故障“毫秒級”響應。運用數(shù)字孿生、AI算法等構建先進的一體化智能運維系統(tǒng),提高了故障預警預測、維修決策支持等能力。
市域列車是服務于城市中心城區(qū)與郊區(qū)、周邊衛(wèi)星城之間的快速度、大運量、公交化客流運輸?shù)能壍澜煌ㄑb備。當前,我國城鎮(zhèn)化和都市圈建設持續(xù)推進,市域列車正進入加速發(fā)展期。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的問世,對于推進我國市域軌道裝備的產業(yè)規(guī)?;托袠I(yè)規(guī)范化,增強我國市域列車裝備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市域軌道交通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亮相的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將用于裝備京雄快線(雄安新區(qū)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列車以“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為設計理念,車輛外觀融合空氣動力學和現(xiàn)代美學設計,流線型車體運用碳纖維等新材料,科技感與未來感十足。車身涂裝以“星辰大?!睘橹黝},融匯星辰閃爍的璀璨與海浪涌動的韻律,呼應雄安新區(qū)“未來之城”的宏偉愿景。
京雄快線項目是雄安新區(q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列車投入使用后,將與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貫通運營,實現(xiàn)雄安新區(qū)30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60分鐘通達麗澤商務區(qū),將為打造京雄一小時都市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務“千年大計”雄安新區(qū)建設提供有力的裝備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通訊員 鄧旺強)
更多新聞:
青島日報2025年9月19日1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