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9日訊 近日,嶗山區中韓街道文化“兩創”精品課程展演暨張村河南岸“和美金秋”鄰里日活動在蜀山路社區舉辦。活動通過文藝展演、經驗分享、表彰先進、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了中韓街道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展演在《拍打養正操》的韻律中開場,社區居民通過剛柔并濟的動作,展現著傳統養生文化與現代健康理念的完美融合。隨后的快板《張村河蝶變新面貌》,以朗朗上口的詞句和明快的節奏,生動講述了張村河片區舊貌換新顏的喜人變遷;情景劇《鄰里和諧一家親》演繹了社區鄰里間互幫互助、親如一家的溫暖故事,再現了“遠親不如近鄰”的現代社區溫情;三句半《“話”兩創》,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表演形式,巧妙解讀了文化“兩創”工作的內涵與意義……這些由居民自編自演的節目,既是群眾文化的生動實踐,更是文化“兩創”在基層落地生根的鮮活印證。
近年來,中韓街道以文化“兩創”為抓手,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持續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社區治理深度融合,通過發掘、培訓、激勵等方式,培育“文化帶頭人”隊伍,涌現出大批優秀的“文化傳送員”和“活力社區”。活動現場為這些“最佳文化傳送員”“文化‘兩創’活力社區”,以及文化“兩創”優秀原創作品頒發了證書。青島錦繡前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海麗分享了將文化“兩創”融入物業服務的寶貴經驗,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鑒。
隨著張村河片區各社區陸續回遷,中韓街道正加快推進文化“兩創”精品課程走進新建社區,以文化為紐帶,促進回遷居民之間的深度融合與情感共融。活動當天,張村河南岸四個社區的居民首次歡聚一堂,同聽一課,標志著四個社區文化“兩創”課堂全面啟動并邁出共建“大鄰里”的第一步。隨著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活動迎來高潮。這頓寓意團圓的餃子宴,對于剛剛實現回遷安置的居民來說有著特殊意義——嘗的是美味餃子,品的是嶄新家園的溫暖,念的是割舍不斷的鄉鄰親情。
“文化是社區的靈魂,通過文化活動的浸潤,鄰里關系更加融洽,社區治理也有了更深厚的人文基礎。”中韓街道宣傳文旅中心負責人表示,街道接下來將繼續深耕文化“兩創”實踐,培育更多優秀社區文化隊伍與原創精品,不斷擴大文化“兩創”覆蓋面,讓“傳統煥新、鄰里和睦、共建共享”的美好圖景成為現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通訊員 王曉彤)
責任編輯: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