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當前形勢,充分用好有利條件,堅定信心、積極作為,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民營企業座談會,傾聽民企心聲,部署工作任務,進一步釋放了切實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鮮明信號。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民營經濟穩,經濟全局才能穩。當前,受國內外形勢影響,我市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挑戰。越是這個時候,各級各部門越要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拿出有針對性的舉措,實打實為民營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鼓舞廣大民營企業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強化服務意識。近期,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服務民營企業專項行動,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聚焦民營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增強服務企業的精準性、主動性。比如,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當務之急是加快清欠進度,同時健全工作機制,有效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再如,有的民營企業訂單不足、供應鏈出現問題,就需要加力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通過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等,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還有不少企業反映融資難、融資貴,就需要持續促進金企對接,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讓金融“活水”潤澤民營經濟。
要優化發展環境。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當前,各地營商環境的競爭,已經從拼資源、拼優惠轉變為拼服務、拼配套。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我們要秉持“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理念,不斷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讓民營企業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具體來說,就是既要強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又要不斷提升定制化、個性化惠企服務能力,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還要持續營造親商尊商重商濃厚氛圍,讓企業家在青島更有歸屬感和榮譽感。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的過程,就是強信心、增動力的過程。讓我們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增強民營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開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觀海新聞評論員)
責任編輯: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