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全市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
民營經濟貢獻了青島60%以上的投資和稅收、70%以上的進出口、8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90%以上的經營主體數量和企業數量,是名副其實的“壓艙石”。在經濟發展深刻轉型的當下,青島召開高規格座談會,傾聽企業心聲、破解發展難題,釋放出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強烈信號。
會議為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部署——深入開展服務民營企業專項行動,全力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支持民營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加大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力度,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角”,青島環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管陽春、青島萬成錨鏈有限公司董事長仲輝、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秀芬、青島達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衍卉、青島七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宮慶禮、北京汽車制造廠(青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炳華等六位民營企業家暢談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市民營經濟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三家市直有關部門作了發言,介紹下一步加大支持民營經濟的舉措。
苦練內功顯擔當
此次參會的民營企業在各自領域苦練內功、改革創新,其中既有歷經時代風浪而奮力向前的老牌民企,也有依靠獨門絕技走向全球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憑借科技創新異軍突起的新生力量。
環球集團創始于1966年,布局了數智化紡紗工廠、混凝土預制構件智能裝備制造、載重汽車行業配套零部件、生物醫療行業超低溫儲存設備等產業領域。
萬成錨鏈是國內領先的錨鏈制造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造船修船、海上風電、漁業養殖、深海捕撈、海洋工程等多個領域,部分產品的市場份額位居全國乃至全球前列。
羅博飛主要從事水下機器人、水下攝像機、傳感器等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及智慧海洋物聯網系統的搭建,攻克了高穩定航行姿態控制、高水壓動靜密封等多項核心技術。
青島達能環保作為能源節能環保裝備領軍企業,深耕煙氣治理、工業固廢處理、綠電制氫等領域。
七彩種業自主研發墨瑞鱈全人工繁育及循環水養殖技術,加快推進三文魚種源自主可控,首創“農漁光一體”循環經濟模式。
北京汽車制造廠承擔212越野車、極石SUV和銳勝MPV等中高端車型的研發及生產任務,在智能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域開展自主研發,形成具備自身特色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力。
敞開心扉話發展
座談會緊湊而高效,民營企業家敞開心扉,提建議、話發展。他們的發言或長或短,但都聚焦發展問題,有對營商環境的感受,有對城市產業布局的獻策,更有面向未來的信心。
“得益于優良的營商環境和政策紅利,企業積極開展轉型工作。”管陽春說,“我們投資建設環球自己的智算中心,將DeepSeek與阿里通義等開源大模型進行本地化完整部署,為研發、生產、售后全鏈條提供實時決策支持,助力環球智能生態產品迭代升級。”
“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科技項目申報等方面,相關部門給予了精準指導和政策傾斜,使我們能夠更加專注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仲輝建議,省、市層面加強船舶、海工、風電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提高本土企業的市場話語權。
馬秀芬提到了人才與創新支持,她建議實施“人才賦能”計劃,建立覆蓋企業“招、引、育、留”各環節的人才政策體系,建立研發投入遞增獎勵機制,對持續增加研發投入的企業給予配套支持。
“建議布局綠電,拓展綠電消納的應用場景,同時考慮提升綠電附加值,支持綠電制綠氫、甲醇、綠氨等,打造膠東半島綠氫產業集群。”劉衍卉關注的則是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我們深切感受到親清政商關系帶來的獲得感。有關部門多次調研指導,提供精準服務,幫助企業享受‘未來之星’人才工程、‘穩崗返還’等政策。民營經濟主管部門建立幫包機制,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宮慶禮說。
“北京汽車制造廠在萊西發展期間,深切感受到當地優良的營商環境。各級部門在車輛研發階段就靠前服務,快速響應企業訴求,在試制車牌發放、高速公路物流運輸、海外業務辦理、企業權益維護、供應鏈助力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王炳華感慨,這幾年來,公司的產品研發一直非常專注市場需求,力求把一款產品做深做細做全,叫人買得起、用得好。
精準回應企業關切
人才、資金、場景、政策等,都是關乎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對于民營企業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市直有關部門予以精準回應,推動各項政策精準直達,形成政企雙向奔赴、同向發力的生動局面。
市民營經濟局提出,加力推動政策直達、政企溝通、創新轉型、要素賦能,促進各項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具體舉措包括:加快推進“青島政策通”與“魯惠通”、市財政一體化系統的互聯互通,推動惠企政策財政資金通過平臺兌付,確定幫包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統籌救急紓困和扶優扶強,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申報評選,以技改杠桿拉動設備投資,建立健全支持民營和中小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持續挖掘、推薦優質企業納入金融白名單等。
市司法局提出,創新法治保障措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以高水平法治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具體舉措包括:推進海洋經濟、低空經濟、大數據等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推廣非現場監管、“智慧化”檢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滿足民營企業多元化法律服務需求,護航企業揚帆出海等。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以“自然能辦”服務品牌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具體舉措包括:建立訴求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形成問題收集、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及時反饋的閉環工作機制,全面提升企業在土地、規劃、不動產登記辦理等領域的便利度,持續出臺更多精準管用、務實高效的惠企政策等。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給予廣大民營企業家更足的底氣,他們將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加快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