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0日訊 20日上午,流清灣鄉村振興片區東麥窯鄉村研學基地在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正式啟用。項目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為核心理念,通過對村莊原有閑置房屋的改造與功能重塑,打造出一處集文化體驗、教育實踐、產業帶動于一體的鄉村研學新空間。
作為嶗山區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節點,沙子口街道東麥窯村依托嶗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然資源,走出了一條以特色農旅一體化發展帶富老百姓、帶強村集體,推動鄉村全面發展的振興之路。新啟用的研學基地不僅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和環境提升,更強調內容層面的深度挖掘與課程設計。項目通過深度挖掘在地資源開發的“聞香識嶗山”“植染尋嶗山”等系列非遺主題研學課程,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教育相結合,使非遺文化在體驗中得以傳承、在傳播中實現活化。同時,該研學基地還打造了浮山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進一步強化文化內核。博物館不僅展示了嶗山地區的陶瓷藝術與制作工藝,也為研學實踐提供了專業而豐富的實物資料與教學場景,讓東麥窯村的文化底蘊更深厚、文化吸引力更突出,真正讓“文化賦能”落到實處。
東麥窯鄉村研學基地的建成啟用,同樣是沙子口街道乃至嶗山區推動鄉村振興從“硬件投入”向“內容賦能”轉型的一次重要嘗試。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引入專業運營、嫁接文旅業態,東麥窯正逐步實現從傳統漁村向文化研學集聚地的轉變。
不單單是東麥窯村。記者從沙子口街道獲悉,目前,街道流清灣鄉村振興片區8個村已成立流清灣鄉村研學合作社,串聯村莊精品點位,成功打造了政務參觀、親子研學、團建培訓等多類別研學路線,比如,西麥窯民宿研學、大河東茶園親子研學等,構建起以旅興農、以農促旅、文旅結合、城鄉互動的鄉村旅游發展新格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責任編輯:呂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