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2日訊 9月22日是中國無軌電車日。為倡導綠色出行,提升島城市民對無軌電車發展歷史的認識,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在金壇路80號開展了以“綠動雙節·電車時光”為主題的博物館開放日活動,以生動有趣的科普方式吸引了眾多公交愛好者、環保志愿者及島城市民的參與,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到無軌電車背后傳遞的科技進步和人文關懷。
乘客體驗搭桿
活動現場,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技術部經理胡建波拉下電車集電桿,向現場觀眾仔細展示著2路公交集電頭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大家別看無軌電車平時在線網上搭線運行,脫離線網后,它也能夠‘脫網’行駛,關鍵就是靠著車頂的高效的儲能系統。”他一邊說著,一邊帶領大家走向駕駛室,近距離查看2路車電車的儀表盤,儲能電池倉等內部結構。在這里,他向大家展示著雙源無軌電車的工作原理,細致講解公交車如何在有線網路段和無線區域自由切換,并現場為大家演示集電桿的升降過程。
在2路公交車一代車的車廂內,張貼著青島公交集團曾用電車的歷史車型照片,這些充滿年代感的老照片令公交迷和市民朋友們大開眼界。一段段珍貴的記錄,仿佛打開了時光隧道,帶領大家回顧了電車發展的歷程,領略著青島百年的交通變遷。有不少“公交迷們”對著照片講述著其中的歷史,道出無軌電車的車型變遷和故事。其專業程度和對公交文化的深入理解,甚至讓一旁的工作人都刮目相看,活動現場變成了一場由公交愛好者們主導的“文化沙龍”,氣氛熱烈而融洽。
乘客參觀車廂
在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會議室內,胡建波將話題從歷史光影轉向當代的創新實踐,并向眾人展示了一份“綠色成績單”:“2路電車行駛了75年的歷史,承載著幾代青島人記憶。為了傳好這根歷史接力棒,我們公司不僅在車輛技術上持續升級,更在班組推廣了‘一桿準’防脫工作法。”
記者了解到,胡建波口中的“一桿準”防脫工作法聚焦車輛運行中集電桿脫出風險,從設備維護和駕駛操作兩個方面總結出了一套系統化的操作流程,分別針對集電桿的設備狀態管理和復雜路況下的駕駛技巧進行標準化提煉。
“自推行‘一桿準’以來,2路電車單次升桿處理時間從原來的82秒縮短至13秒,高峰時段車次延誤率下降了84%,相關部件的維修成本也顯著降低。”胡建波表示,這項創新不僅提升了運行效率和乘客滿意度,更在節能減排和安全行車方面體現了可觀效益,成為無軌電車綠色智能運營的有力支撐。
無軌電車成為流動的城市風景線
這場融合了歷史情懷和現代傳承創新的無軌電車開放日活動,生動地向現場觀眾展示了青島無軌電車的演變發展歷史,更傳遞著青島公交集團推動綠色出行和傳承城市歷史脈絡做出的努力。未來,市北巴士將繼續推進綠色出行理念,共同書寫島城高質量交通發展的新篇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唐夢遙)
責任編輯: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