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2日訊 一次換氫僅需短短十幾秒,續航可達100公里,華旺(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泊里鎮規模化投放運營的1000輛氫能共享單車,正改變城鎮居民出行方式。這家成立剛滿五年的能源科技企業,榮獲第五屆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大會“2025種子獨角獸企業”稱號。
為推進氫能產業發展,青島泊里城市建設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成立華旺(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氫能全產業鏈基礎設施與項目開發,并自主運營“華旺智行”平臺,建立涵蓋氫能車輛投放、維護和換氫服務的完整運營體系。
改變兩輪車出行格局
氫能單車與傳統電動單車相比具有顯著優勢。華旺能源的技術團隊向記者介紹,氫能單車續航里程更遠,幾乎不受低溫影響,且換氫效率較傳統鋰電充電提升3倍。
在安全性方面,固態儲氫裝置實現常溫常壓儲氫,徹底解決了鋰電池易發火災的安全隱患,每公里氫能成本僅為0.014元,與電動單車基本持平,而環保效益更加突出。
智能運營系統是華旺能源氫能單車的另一大亮點。華旺能源自主開發車輛運營智能“云平臺+運維APP+客戶端小程序”,靈活配置與調整運營區域,規避風險區域行車活動,最大程度保證投放車輛資產安全。
車輛還搭載智能AI攝像頭,監控和識別騎行人是否佩戴頭盔、闖紅燈、機動車道行駛、車道逆行等違法違規行為,并通過車輛語音及時提醒用戶,大幅提高騎行安全指數。
在泊里鎮,氫能共享單車已成為一道綠色風景線。目前,華旺已在泊里鎮規模化投放1000輛氫能單車,成為全國最大規模氫能兩輪車應用案例。338個規范停放點位覆蓋泊里鎮域及周邊區域,居民通過手機掃碼即可便捷騎行。
不止步于共享單車
“我們計劃在2025年底前將投放量擴大至1萬輛,覆蓋青島全域及周邊區域,打造可復制的’氫能出行‘樣板,讓氫能交通從小鎮泊里走向世界。”華旺(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博介紹。
根據《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2024年我國氫氣全年生產規模超3650萬噸,位列世界第一。隨著綠電、綠氫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供氫網絡日益完善,氫能交通工具應用前景廣闊。
作為青島市氫能產業園孵化的國有創新平臺,華旺能源依托產業園政策與資源優勢已形成覆蓋“制、儲、運、加、用”全鏈條業務架構,將能源技術創新作為產業升級核心動力,推動氫能從“技術突破”向“規模落地”加速邁進。
今年9月,公司開發設計氫能外賣單車,預計續航達200公里;未來還將推出氫能無人物流車、氫能無人機、氫能無人運輸船等產品,搭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落地。
面向未來,華旺能源計劃從兩大核心板塊發力。上游向建設日加氫能力10噸的全國最大加氫站邁步,夯實氫能商業化基建支撐,下游則聚焦氫能共享單車使用場景創新,尋找零碳出行規模化落地突破口。
華旺布局新能源轉型也契合區域整體戰略。據悉,西海岸新區正加速布局氫能產業生態,西海岸氫能綜合基地配套項目將于11月開工建設,破解國內氫能產業鏈中儲運氫環節“卡脖子”難題,旨在打造國內氫能產業高地,為華旺等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見習記者 高小巖)
責任編輯:楊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