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青春之島,創業之城。人民至上,安全筑基。
一座城市,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和追求,安全和發展更是題中之義。
“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安全發展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
安全應急管理,是一個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城市安全應急管理,已從行政主體單一管制的簡單模式,向政府、社會、市民多組織互動、多主體共治的全效模式演化。在青島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和勇擔連接南北、貫通東西“雙節點”的發展大勢之下,如何全方位確保“青春之島,創業之城”的安全底線,鑄就“讓青島更美好”的安全屏障,已然成為城市管理者必須面對的更新課題和更大挑戰。
12月11日,由市政協委員活動聯絡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政務服務熱線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迎來第三期沙龍活動。本次沙龍以“關注城市安全應急”為主題,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我市在城市安全應急管理方面的“短板”,協商議政,凝聚共識,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為城市安全應急戰略的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針對這一主題,我市培訓“第一響應人”重點機構的負責人張旭明建議,應該盡快成立“第一響應人”協會,定期組織接受過培訓的人員活動,增強凝聚力。同時,可探索“第一響應人”統一協調機制,進而打造“第一響應人”呼叫平臺,注冊后的“第一響應人”可以通過平臺第一時間發現求救信息,及時組織救援,為生命安全“護航”。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