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求來源
12345·青訴即辦
觀海新聞客戶端“民生在線·幫辦”
黨報熱線82863300
■話題熱度 ★★★★
按下按鈕,清冽的水流噴涌而出,身體前傾,就能喝到潔凈的直飲水——國內外不少城市在公園、步道、景區、商街等公共場所設置免費直飲水點,為公眾提供便捷的飲水服務。青島也是較早引進這種便民設施的城市,將其設置在海水浴場、景區、街頭等戶外場所,曾廣受市民和游客歡迎。
而最近,多位市民向12345·青訴即辦和黨報熱線82863300反映,部分公共直飲水點無法提供供水服務,有的設備因故障停用,有的設備安裝后不久就拆除了。這些公共直飲水設備遇到了什么問題?還能否正常供水?記者展開調查。
鏡頭一
送檢水樣未達標,設備停用
第一海水浴場(以下簡稱一浴)是青島市較早設置公共直飲水點的場所之一。今年6月1日浴場開放后,本報接到多位市民反映,這里的3臺直飲水設備無法使用。
記者了解到,這3臺直飲水設備是2003年一浴大規模改建時配置。當時,直飲水設備在國內還比較少見,許多市民和游客正是在一浴首次體驗到這一便利。“洗完海澡口渴了,上岸就能喝到飲用水,很方便。”市民閆先生說,今年浴場開放時,他發現這3臺直飲水設備全部停用。
閆先生曾向一浴反映這一問題。工作人員回應稱設備需要維護,正在等配件。但直到8月底,僅有1臺設備恢復使用。閆先生回憶,這3處直飲水設備并非第一次停用,2023年6月也曾出現這種情況,當年7月更新設備后才再次投用。
記者近日實地探訪發現,3臺直飲水設備分別位于浴場二層平臺的中央及東西兩端。東西兩端的設備上貼著“暫停使用”的提示,只有中間的1臺設備提供飲用水,不時有人前來飲水。
一浴工作人員解釋,直飲水設備停用的原因是送檢水樣細菌超標,未能達到直飲水標準,因此被要求整改至水質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鏡頭二
有人拿大桶接水,設備損壞
2021年,兩座直飲水景觀亭亮相城陽區人民廣場。據當地融媒報道,該設備通過多道過濾和殺菌消毒程序處理水源,可實時顯示并在線監測水質,確保符合國家直飲水標準。景觀亭內部還配備了座椅、USB手機充電接口等便民設施。在當時,這種多功能的直飲水景觀亭在全國尚屬首創。但近期有市民反映,這兩座直飲水景觀亭已連續數月斷水。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兩座直飲水景觀亭分別位于與城陽區人民廣場比鄰的正陽中路南北兩側公交站旁,外觀猶如太空艙。直飲水臺由高低錯落的兩個不銹鋼水盆組成,方便不同身高人群取水。每個水盆配置冷、熱兩個按壓式水龍頭。記者操作發現,所有水龍頭都不出水。
“大概從今年7月開始,這兩臺設備就一直沒水。”市民王先生向記者反映,由于廣場及附近沒有便利店,買水很不方便。他曾向有關部門反映,得到的答復是“頻繁有人用大桶接水,導致設備故障”。
“公共直飲水設備是為了方便大家即時飲水,不能用來大量儲水。”一名保潔人員向記者透露,以前經常有人用小拖車拉著桶前來接水,最多時一個人接四五桶水。這些人帶著軟管,一端套在水龍頭上,另一端放入桶中,然后反復按壓設備出水。這種行為不僅影響其他人正常飲水,還讓設備滿負荷運轉。
城陽區住房和城市建設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直飲水設備的生產廠家正在維修設備并研發取水管理軟件,待軟件開發完成后將重新投入使用,屆時直飲水設備將限量取水。
鏡頭三
多處點位難管理,設備拆除
青島沿海一線設置的多處公共直飲水點一度為人們帶來便利。有市民反映,這些便民設施近年來逐漸減少,有的設施安裝不到一年就被拆除。
老張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經常沿濱海步行道跑步。“以前在一浴、小麥島、雕塑園、石老人海水浴場等地都設有公共直飲水點,但現在除了一浴,其他地方基本都沒了。”老張說。
濱海步行道(銀海大世界至海之戀公園段)和石老人海水浴場曾設置過5處直飲水點,均由嶗山區城市管理部門負責管理。但由于部分市民和游客將直飲水設備用于沖腳、洗衣甚至給寵物洗澡,不僅導致設備頻繁損壞,也造成水質隱患。最終,相關部門拆除了這些設施。
據石老人海水浴場工作人員介紹,為方便市民和游客飲水,浴場2024年設置了兩處公共直飲水點。然而,不少人將接水盆當作洗腳盆,甚至有家長將孩子抱入接水盆中沖洗,導致直飲水設備常被泥沙堵塞,引發游客投訴。考慮到管理有難度,浴場在今年拆除了這兩套設備。
此外,2014年青島舉辦世園會時,園區內設置了40余臺直飲水設備,為游客提供了便利。青島世界園藝博覽園工作人員透露,世園會結束后,這些設備因無人維護而停用,被統一拆除并存放在園區倉庫中。記者詢問這些設備是否能再利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暫無計劃”。
建議
建管并舉,提升城市服務功能
“公共直飲水設施既能為市民、游客尤其是運動人群和戶外工作者提供及時補水便利,又能減少塑料瓶使用,助力環境保護,是城市文明進步與人文關懷的具體體現。”青島城市管理社會公眾委員姜東指出,當前國內許多城市正積極推廣公共直飲水設施。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凈水產業鏈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有超30個城市出臺直飲水建設專項規劃,并在公共場所推廣設置直飲水點。
據悉,重慶市從2018年開始啟動“公共直飲水項目”建設,重點選擇在人流密集、停留時間較長的商圈、廣場、公園、景區、車站、學校等處設置公共直飲水設施。截至2024年底,重慶市已建成約1100處公共直飲水點。無錫市在2022年將“新增200個直飲水點”納入當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如今,無錫市的公共直飲水點已成為公園、景區、運動場所的標配。濟南市歷下區從2015年5月開始推進泉水直飲項目建設工作,陸續建設100處泉水直飲點。
對于公共直飲水設施在青島出現“水土不服”的原因,一名凈水產業資深人士分析,主要是設施缺乏統一規劃、部署,設置主體多元,管理標準不一。部分設施缺乏管理和監督機制,僅依賴使用者自覺難以確保正確使用;部分設施因維護資金不足,保養不及時,影響水質安全。
姜東建議,青島可以借鑒重慶、無錫、濟南等城市的經驗,系統推進公共直飲水設施的規劃與建設,重點布局公園、廣場、景區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在保障設施落地與長效運營方面,可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專業凈水企業通過公益建設的形式參與,達到推廣技術、擴大產品知名度的目的;積極為參與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社會受益”的良性循環,讓公共直飲水真正成為提升城市品質與民生福祉的惠民工程。
公共直飲水設施要建好,更要管好。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重慶市按照“轄區負責,屬地管理”原則管理公共直飲水,制定了《重慶市公共直飲水系統運行管理規范(試行)》,要求各維護管理單位建立相關工作臺賬,落實專人維護管理,確保水質符合標準,設施日常維護管理單位負責日常水質監測工作,隨日常巡查工作同步開展,每日一次。轄區城市管理部門每月按轄區設備總數的20%進行抽檢,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公示,確保水質持續達標、水量有保障。今年7月,重慶市城市供節水事務中心對中心城區重點區域的公共直飲水點開展專項巡查,受檢設備完好率98%,水質合格率100%。
“在日常管理中,我們也會遇到不文明使用設施的情況,但通過技術手段和加強管理,不文明取水、用水現象已明顯減少。”濟南市歷下區水務局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之前采用按壓取水方式時,有很多“大桶客”長時間占用直飲水點。目前,直飲水點采用“掃碼取水”和“感應取水”兩種取水方式,通過限制單日取水次數,調整設備水壓、一次性出水量、間隔時間等技術參數,增加了“大桶客”占用設備取水的難度,同時滿足人們現場直飲和少量取水的需求。此外,第三方維保企業加大了每日巡查、維護力度,并聯合直飲水點位周邊的城管、保安、街道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