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7日訊 “兄弟姊妹們,咱加把勁,今天把活兒都干完,王大叔老兩口就能輕快點兒了!”9月25日,真情巴士駕駛員王金軍、韓新軍、趙炳娥、丁仲鳳、高峰緒等人來到西海岸新區寶山鎮王家小莊村,為70歲的王明金老兩口搶收400余斤蘋果和一畝地的花生,解了老兩口的“燃眉之急”。
王大叔的兒子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王大叔就和老伴靠2畝明月蘋果園增收養老,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兩口都飽受腰疼困擾,干農活也越來越力不從心。看著枝頭掛滿的圓滾滾、肉嘟嘟、泛著誘人紅光的明月蘋果,老兩口既盼著豐收,又愁著無法采摘。
前些日子,王金軍回去探望父母時,聽說了老兩口的難處,轉頭就在真情巴士“珠山紅”愛心服務團隊里說了這事:“老兩口不容易,大家要是有空,抽時間去搭把手吧。”沒想到,同事們紛紛響應,大家特意調了工作排班,騰出9月25日一整天的時間,約定幫老兩口解決難題。
當天早上7點30分左右,大家準時趕到王家小莊村的蘋果園。一進園子,幾人也沒多寒暄,挽起袖子就開始分工。矮處的果子,趙炳娥、丁仲鳳蹲在地上摘;高處的,就由王金軍、韓新軍和高峰緒負責。大家伙摘的時候都特別小心,一手托著蘋果底部,一手輕輕轉果柄,就怕碰破了果皮。老兩口看著急,撐著腰想過來遞個筐,立馬被趙炳娥攔住了。“大叔大姨,你們找個樹蔭坐著就行!” 王金軍也笑著把他倆往旁邊的石凳上引,“這點活我們能干麻利,保證給你們摘得干干凈凈!”
到上午11點,兩畝果園的蘋果基本就全摘完了,滿滿幾大筐子,足足400多斤。歇著的時候,王大叔隨口提了句:“園子里還有近一畝花生,這陣老下雨,也不知道會不會爛在地里。”王金軍等人聽到后,當即決定一起幫老兩口收拾利索。“大叔,正好我們人多,一塊兒給你把花生也收了!”就這樣,大家又忙活到快12點,一畝地的花生也全部收完了,整整齊齊地堆在田埂上。
“你們這些孩子太貼心了!要不是你們,俺老兩口子真是不知道該怎么干這些活兒,你們可是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王大叔激動地說道。王金軍使勁攥了攥老人的手,“大叔你別這么說,能幫上你跟大姨,我們心里也熱乎著呢。以后有事兒你就跟我們說,能幫上忙的我們一定出一份力!”
收拾工具要走時,王金軍等人看見院角的蘋果筐,提出按市場價買幾袋,老兩口連忙推辭,大家卻堅持:“大叔,你們這蘋果是辛苦種的,該多少錢就多少錢,我們買著也安心。再說,我們多買幾袋,你跟大姨也少跑一趟集市,省點力氣。” 就這樣,幾人共購買了近百斤蘋果,并在問清市場價后悄悄付了錢。
這份貼己的守護,在真情巴士從來不是偶然。近年來,真情職工開展“田密鄉伴”助農志愿服務項目,構建起涵蓋交通助農、務農惠農、消費興農、情感暖懷的“四位一體”服務體系,將真情送到田間地頭,為西海岸鄉村振興貢獻真情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劉衛杰)
責任編輯:楊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