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公安局持續加大對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處理了一批相關案件。為進一步警示社會公眾,營造清朗網絡環境,警方特公布其中3起典型案例,以案釋法敲響警鐘。
案例一
虛構輕軌建設信息
抖音吸睛引不良影響
“蕪湖到南陵輕軌都修到許鎮了!”近期,這樣一條看似 “重磅”的交通建設信息在短視頻悄然傳播,引發大量不明真相網民的點贊、評論與轉發。然而,經南陵縣公安局核查,該信息純屬虛構。
經查,發布者系南陵縣許鎮鎮居民孫某。孫某為滿足個人虛榮心,博取網絡流量關注,竟故意編造“蕪湖至南陵輕軌延伸至許鎮”的虛假事實,并通過社交賬號對外發布。該虛假信息發布后,迅速在局部區域擴散,不僅誤導了公眾對地方交通建設規劃的認知,還對正常的網絡信息傳播秩序造成干擾,產生了不良社會影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南陵縣公安局已依法對孫某予以行政處罰,及時遏制了謠言的進一步擴散。
案例二
剪輯視頻造謠“挖贓款”
博眼球觸碰法律紅線
無獨有偶,南陵縣煙墩鎮居民葉某同樣為“博人眼球”,走上了編造傳播謠言的違法道路。近期,葉某在網上瀏覽到一段與 “挖取財物”相關的視頻后,為提升自身賬號關注度,竟對視頻進行惡意剪輯、編輯,并配上“我國公安人員在南陵小格林追繳了大量贓款”的虛假文字說明,隨后在短視頻平臺發布。
該謠言發布后,因內容極具“話題性”,短時間內便吸引了不少網民關注,部分人信以為真并相互傳播,對公安機關的執法工作造成誤解,也給當地社會秩序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南陵縣公安局接到線索后,迅速展開調查,很快鎖定違法嫌疑人葉某。目前,警方已依法對葉某作出行政處罰,讓其為自己的荒唐行為付出了法律代價。
案例三
造謠超市倒閉
損害企業形象被依法處罰
除了涉及公共事務的謠言,針對市場主體的虛假信息同樣受到警方嚴厲打擊。近期,南陵縣籍山鎮居民章某為實現“吸粉引流”的目的,在未核實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 “南陵XX超市倒閉了,請大家逛XX(另一超市名)”的虛假信息。
信息發布后,造成不大量不明真相的人員點贊、評論、轉發,不僅導致部分消費者對該超市產生負面印象,影響其正常經營,還損害了企業的良好形象。南陵縣公安局接到企業反映后,立即介入調查,查明章某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違法事實。最終,章某被警方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警方鄭重提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共建清朗空間需全民參與。網絡空間絕非法外之地,任何試圖通過編造、傳播謠言“博眼球”“賺流量”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公安機關對編造、傳播網絡謠言的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度,堅持 “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堅決維護良好的網絡秩序和社會公共秩序。
警方同時呼吁廣大網民,在面對網上各類“博眼球”“引關注”的信息時,要提高辨別能力,保持理性判斷,主動關注官方權威發布,切勿輕信、傳播未經證實的內容。每個人都應牢記“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的準則,在轉發信息前多一次求證,在發表評論時多一分理性,在遇到謠言時多一分擔當,用 “指尖上的理性”共同抵制謠言,讓謠言失去滋生蔓延的溫床,攜手共建安全、健康、清朗的網絡家園。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