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當球場的燈光次第亮起,散落島城的足球星光串聯起海岸、屋頂與山巔,照見的不僅是奔跑的身影,更是一座城市為足球跳動的心臟。
山林環抱的浮山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場。趙健鵬 攝
杭鞍高架橋下的閑置空間,被改造成足球訓練場。 楊志文 攝
夜幕降臨,青春足球場巨大的罩棚下燈火如晝,看臺的喧囂與草皮的摩擦聲交織,職業賽事的激情在此刻被無限放大。這里見證過絕殺瞬間的狂歡,也承接過國足世預賽的榮光——這是青島足球的“大劇場”,是夢想的集散地。
海風吹拂中的極地海上足球場。韓星 攝
華燈初上,青春足球場內燈火通明,賽事正酣。王雷 攝
向西而行,浮山全民健身中心的足球場靜臥于山林環抱中。作為青島規模最大的覆綠全民健身中心,這里完美詮釋了“公園+體育”的融合智慧。環繞球場的彩虹跑道與浮山綠道相連,將運動融入自然肌理——這片綠茵,成為城市為市民定制的生態運動客廳。
最富詩意的,當屬極地海上足球場。在這里,你能真正體會“吹著海風踢球”的愜意。咸腥的海風是天然的伴奏,海浪的節拍與奔跑的律動共鳴。面朝大海,馳騁綠茵,這是獨屬于青島的足球浪漫。
居然之家樓頂的足球場被稱為“空中球場”。 楊志文 攝
在常川路閑置空地建成的足球場上,正舉辦社區足球賽。 趙健鵬 攝
足球場的生命力,更在于對城市“金角銀邊”的喚醒:杭鞍高架橋下,曾經灰暗的空間被鮮艷的籠式球場點亮,鋼筋水泥的縫隙中,生長出草根的倔強;常川路閑置空地,如今已成為民間聯賽的擂臺,社區的業余射手們在此追逐皮球,荒蕪之地因足球重獲心跳;居然之家樓頂的“空中球場”,則讓足球與城市天際線對話,白領們在此卸下疲憊,凌空抽射的弧線下,是車流織就的霓虹畫卷……
青島擁有各級各類足球場地1651片,每萬人場地擁有量1.58片,專業足球場1座,其他可舉辦職業足球賽事的體育場館6座,足球訓練基地3處;專業場館、橋下空間、樓頂空地、海邊一隅……無論是專業賽事的恢宏殿堂,還是星羅棋布的社區綠茵,抑或是“金角銀邊”煥新的智慧之作,這一張日益密集的足球場網絡,蘊藏著青島從頂層設計到精細施工的主動作為。青島正努力讓“十分鐘足球圈”成為現實,為“足球城”夯實最堅實的地基。
大棗園社區休閑文化廣場的五人制足球場,適合孩子們切磋球技。楊志文 攝
入夜的上實足球場“燈火可親”。王雷 攝
從職業賽場的山呼海嘯,到街頭巷尾的快樂奔跑,這些星羅棋布的足球場,如同城市的“綠茵毛細血管”,將足球運動輸送到每個市民身邊。于是,我們看到,足球不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激活了閑置空間,縫合了城市功能,塑造著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終凝聚為這座城市引以為豪的文化身份與內生動力。
海風掠過極地球場,燈光點亮青春球場,歡呼聲響徹高架橋下,每一片被精心營造的綠茵,都已成為青島城市肌理中活躍的細胞。它們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情感紐帶,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承載著榮耀與夢想:這里,足球永不落幕。(許諾)
青島日報2025年10月9日8版
責任編輯:呂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