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0日訊 近日,市南區委黨史研究中心深入開展黨史史志挖掘工作,聯合珠海路街道辛家莊社區打造辛家莊村史記憶館。辛家莊社區位于青島市市南區珠海路街道,其名稱起源于姓氏文化。據記載,該地由辛氏三祖東遷至此奠基立業,因家族姓氏“辛”得名,既承載著一脈相承的鄉村文化底蘊,亦蘊含著有待深層發掘的黨史意蘊。
“過去,辛家莊村只是一個小漁村,村民們的心愿就是住得好,現在居住的需求得到了滿足,辛家莊人想要的是留住鄉愁留住記憶,讓老人能有地方找到回憶,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根是什么。”辛家莊社區黨委書記辛筱霞感慨道。
市南區委黨史研究中心聯合辛家莊社區縱向深挖,主動對接檔案館、圖書館,將館藏的史志檔案、革命文獻、舊報紙期刊等系統梳理,從近萬冊文獻史料中提煉精華,重點標注、分類摘錄,確保每條上墻史料均有據可依、有據可查。橫向聯動周邊街道、高校,串聯起黨的奮斗歷程與社區發展的血脈聯系。就這樣,在辛家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一座集黨性教育、歷史傳承、文化體驗于一體的辛家莊村史記憶館,以獨特的“黨史+村史”模式,講述著辛家莊社區變革的歲月征程,成為居民觸摸歷史、留住鄉愁的精神家園。
市南區委黨史研究中心將辛家莊村史記憶館展陳區域分為辛氏往事、歷史變遷、今昔對比、活動風采四部分。整合社區政務服務,將知“辛”小霞黨代表工作室融入辛家莊村史記憶館。結合村史館文化氛圍,設置“悅享咖啡吧”,用氤氳的咖啡香串聯起紅色記憶與市井溫情。倚墻而立的“清風悅讀”書柜,陳列著《青島市市南區志》《本色 青島黨史人物清廉故事》等地方史料。微觀史料與宏觀歷史的呼應,讓每一位前來參觀的居民,都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辛家莊地域文化溫度。
為更好地發揮黨史紅色陣地作用,增強“以史鑄魂、以史資政、以史育人、以史聚力”的實際效果。市南區委黨史研究中心以辛家莊村史記憶館為載體,常態化開展“史敢當”志愿者宣講、“組工筆心”實訓營、“老物件背后的記憶”故事會、“黨史+”主題黨日、企業沙龍等多維創造性實踐活動,推動紅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脈絡。
“讓歷史說話,讓文化活起來”。豐富的活動逐步將從辛家莊村史記憶館向“思想教育基地”“社區治理平臺”“文化創新工場”轉型升級,讓紅色基因真正融入城市更新血脈,成為凝聚人心、滋養文明的精神地標。如今,村史館已成為新時代傳承歷史文化、涵養鄉風文明、提升居民素養的主陣地,是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偉力的題中應有之義。市南區委黨史研究中心將以辛家莊村史記憶館為基點,通過“史料具象化——空間場景化——傳播生活化”的實施路徑,充分發揮名人故居綜合效應,以點帶面,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示范區匯聚黨史史志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曹森 通訊員 姜曄)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