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1日訊 近日,青島市圖書館與青島市教科院附中(青島三十七中)館校合作教聯體開展“童讀歷史·膠澳風云:紗廠車間織就青島實業畫卷”研學活動,館員老師和學校老師共同帶領學生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將中國近代史課堂延伸至真實的工業場景中。
青島紡織博物館,坐落于國棉五廠的舊址之上,被譽為“青島工業活化石”。當同學們邁入這片承載著無數紡織記憶的廠區,時光仿佛瞬間倒流。紅磚墻、老廠房、斑駁的機器與蒼翠的樹木相互映襯,無聲地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與滄桑。孩子們不再是課本前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是化身為歷史的探尋者,行走在真實的工業遺產之中。
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孩子們步入的是歷史的長廊。從“上青天”的傳奇到郝建秀小組的輝煌,一張張老照片、一份份珍貴文獻,將青島紡織業伴隨民族工業崛起、歷經戰火洗禮、在新中國建設中擔當重任的壯闊畫卷徐徐展開。同學們凝神靜聽,不時發出驚嘆。當了解到這些已銹跡斑斑的機器曾織出支撐國家經濟命脈的布匹,也曾浸潤著幾代紡織工人們的汗水與智慧時,大家對“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有了更直觀而深刻的理解。在布滿紡織設備的車間里,一臺臺歷經百年的粗紗機、細紗機、織布機雖已停止轟鳴,但透過它們靜默的姿態,仿佛能聽到昔日萬錠齊鳴的恢宏交響。(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燕 )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