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0月13日訊 10月11和12日,由中國草學會主辦、青島農業大學承辦,以“科技賦能草地四庫”為主題的“中國草學會2025年會”在青島召開。來自國內外草業科學及相關領域院士、專家學者、研究生以及關心草學事業發展的社會人士等16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草學會理事長、蘭州大學教授南志標,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研究員于貴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姚斌,中國工程院院士、山西農業大學教授徐明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長李擁軍,全國畜牧總站草業處處長王加亭,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所長林克劍,內蒙古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趙東海,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青島農業大學教授German Spangenberg,青島農業大學校長趙金山等領導專家出席大會。
趙金山校長代表學校向與會嘉賓致以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介紹了學校近年來發展情況,期待以本屆年會為契機,深化合作,進一步推動草業發展。
王加亭在致辭中指出,我國飼草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面臨多項挑戰。草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鄉村振興的基礎,呼吁業界同仁凝聚智慧、攜手并進,為建設農業強國做出積極貢獻。
李擁軍致辭并講到,我國草原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生態治理實現歷史性轉變。新時代草原工作重心應向“生態、生產、生活并重”轉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發展草原新質生產力,釋放“四庫”功能,為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力量。
南志標院士作會議講話。他指出,2025年草學會年會旨在運用科技力量激發草地的生產、生活與生態功能,以響應時代使命。本次大會具有承前啟后的戰略意義,正值“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布局的關鍵節點,將通過高水平研討全面把握草業發展現狀,為未來規劃奠定堅實基礎。望與會者珍視機遇,深入交流,共促發展。
會上,中國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楊青川與南京農業大學草業學院院長、教授韋中分別宣讀了《草業科學技術獎表彰決定》和《王棟獎學金表彰決定》,獲獎代表依次上臺領獎,并與頒獎嘉賓合影留念。
在大會報告環節,于貴瑞、姚斌、徐明崗3位院士分別圍繞中國陸地大氣沉降通量及生態環境效應觀測研究、人工智能助力飼料用酶科技創新、土壤有機質提升理論與實踐等議題做了報告; German Spangenberg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特聘教授張和平、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白永飛、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王少鵬、蘭州大學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凌寧教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蓋研究員6位知名專家圍繞草地農業育種、乳酸菌應用、草原生態保護等主題做了精彩報告。
12日,大會將同步進行了9個分會場報告和4個研究生論壇的交流研討,來自國內外草學相關領域權威學者、中青年科學家們圍繞“優質飼草生產與高效利用”、“草種子智能科技與高效生產”、“智賦機械-慧及草業”、“草地生態保護、放牧管理與災害風險預警”、“新形勢下的草原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草地溫室氣體收支與草地修復”、“草業生物技術賦能新質生產力”、“國際草原和牧民年——可持續草原經營與牧民生計”等專題進行了探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