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5日訊 在第42個“國際盲人節”之際,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公司開展了“匯聚微光之力 關愛盲人出行”主題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情景課堂、社區志愿服務等形式,呼吁公交駕駛員與市民乘客共同關心盲人群體,為他們鋪就一條安全、暢通的出行之路。
蒙眼三分鐘,感知盲人出行之艱
李滄巴士公司419路線途經汾陽路社區殘疾人之家,如有視障乘客上車,駕駛員們會主動幫助其乘車,并為其選擇合適的下車點和換乘路線。
為切身感受視障乘客的出行困難,班組長王強組織開展了“假如失去光明三分鐘”體驗活動。駕駛員們輪流用黑布蒙住雙眼,模擬從站臺尋車、上車刷卡、尋找座位到后門下車的全流程。除一名駕駛員獨立完成外,多數人需在同事攙扶下才勉強走完全程。
“眼睛被蒙上后,整個人就像被封印了,一動都不敢動。”在同事協助下完成體驗的高先權感慨道,“開了這么多年公交車,自以為對車內設施了如指掌,可一旦看不見,不光是扶手和座椅,就連最熟悉的駕駛室門都變得陌生了起來。盲人出行真的太不容易了。”
今年5月,419路線推出“三主動”服務法,即發現特需乘客主動詢問需求、輪椅乘客主動協助固定、視障乘客主動語音引導。
活動當天,王強與班組成員開設“我是你的眼”情景課堂,大家熱烈討論并反復演示如何更安全、高效地引導盲人上下車。結合“三主動”服務法和日常服務經驗,班組最終確定了一套完善流程:發現視障乘客候車時,先協調乘客讓出靠近駕駛室的座位,再由駕駛員攙扶引導其入座,并在此間隙詢問其下車站點;到站后,駕駛員將其扶至盲道并指明方向。
駕駛員郭其龍表示:“這套流程既實用又不影響其他乘客,能更好地服務視障乘客。”
清盲道、發卡片,匯聚愛心力量
隨后,王強與幾名志愿者走進汾陽路社區,開展盲道清障志愿服務,移開占用盲道的車輛與雜物,并發放“光明傳播卡”。卡片內容旨在呼吁廣大市民關愛盲人、讓出盲道。
“對視障人士而言,盲道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重要通道。希望以我們的微薄之力,能帶動更多的人關注盲道的重要性。”王強告訴記者。在現場,部分占用盲道的車主看到卡片后立即移車,還有人主動將卡片放到其他占道車輛上。
活動最后,駕駛員們在車廂內張貼了國際盲人節宣傳海報,并準備了“微光承諾貼”,邀請乘客共同簽名承諾“留出盲道,就是留出光,不占用盲道,關愛視障人士出行”。王強將收集的承諾貼一一貼在車廂的“微光守護樹”上,“每個簽名都是一份力量。我們希望借此擴大宣傳,讓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關愛弱勢群體,為盲人出行提供便利。”王強說。
此次“匯聚微光之力 關愛盲人出行”活動,不僅是對國際盲人節的響應,更通過深度體驗、技能培訓、互動宣傳與社區服務,提升了駕駛員的服務意愿與水平,進一步營造了全社會關愛視障人士出行的氛圍。未來,李滄巴士公司將繼續加強對特需乘客的服務培訓,致力打造一條有溫度、有口碑的“無障礙愛心線路”,讓溫暖與安全一路隨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王笑菲)
責任編輯: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