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7日訊 當古老魚皮邂逅現代科技,當民族技藝擁抱國際舞臺,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在青島精彩上演。10月16日至18日,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現場,來自佳木斯市的赫哲族魚皮藝術作品驚艷亮相,以實物展陳、技藝演示、現場路演三重形式,將這支“漁獵民族”的文化瑰寶推向世界,更展現出非遺保護與版權建設深度融合的嶄新成果。
走進黑龍江展廳,來自佳木斯的魚皮藝術品格外亮眼。其中,非遺傳承人馬華創作的《龍圖騰》《雙魚圖騰》魚皮浮雕畫尤為吸睛——五軸雕刻機精準勾勒出立體輪廓,搭配赫哲族傳統鞣制縫制技藝,讓魚皮在保留原始肌理的同時,呈現出特有的細膩質感,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在此迸發奇妙火花。“以前總覺得魚皮制品粗糙陋,沒想到能做成這么精致的藝術品!”駐足展區的觀眾發出由衷贊嘆。這份驚艷背后,是赫哲族手藝人對技藝的創新突破。
哲藝堂解永亮帶來的《梅蘭鶴禧》魚皮畫,在傳承古法鞣制工藝的基礎上,研發出防腐固色、防潮定型的關鍵技術,不僅將魚皮藝術的保存周期延長數倍,更通過浮雕與染刻的融合,讓傳統圖案在動靜之間盡顯韻律之美;依瑪哈公司推出的魚皮迷你小衣服、雪人掛件等文創產品,則以清新配色與可愛造型,讓古老技藝走進日常生活,成為非遺“破圈”的生動注腳?!棒~皮鞣制得經過浸泡、刮凈、晾曬等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是赫哲族傳統的智慧?!闭箙^內,依瑪哈傳承人趙同華的現場路演,將觀眾帶入赫哲族的漁獵世界。她不僅演示了魚皮制作的全流程,還生動講解了伊瑪堪說唱的藝術特色,讓觀眾在觸摸魚皮紋理的同時,讀懂背后的文化密碼。
近年來,佳木斯市深挖赫哲文化資源,構建起“資源活化-品牌賦能-對外傳播”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通過版權登記保護技藝創新,借助文創開發激活傳統元素,依托國際交流拓寬傳播渠道。如今,《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赫哲族民間文藝版權保護助推民族文化“走出去”》入選國家版權局第二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推動赫哲文化‘雙創’與國際轉化”項目被列為全國2025年地方版權故事國際傳播立項項目,千年魚皮正以嶄新姿態走向世界。佳木斯赫哲族魚皮文化的亮相,不僅為版博會增添了民族色彩,更勾勒出非遺保護的未來路徑。
佳木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佳木斯市版權局局長崔國新表示,下一步,佳木斯市將以此次參展為契機,持續深化赫哲族非遺技藝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千年魚皮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彩,讓更多民族文化瑰寶借助版權力量,在國際舞臺上講述動人的中國故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燕 )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