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眾志成城上下齊心,醫護人員千里馳援,和死神賽跑。每個迎疫而上的人,都是最美麗的逆行者,45歲的孫文欣就是其中的一員。
“我參與過非典、甲流、禽流感的救治工作,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去一線,我隨時待命! ”這是孫文欣在她工作的第26個年頭——今年新冠疫情暴發時向醫院遞交的援鄂申請書。大年初一,她出發前往湖北,2天后正式入駐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孫文欣在湖北黃岡奮戰57個日夜,救治照護數十位危重病人。時至年底,再次回顧那段艱苦又緊張的援鄂經歷,回顧自己的2020年,孫文欣沒有絲毫遺憾,她為醫護工作者的付出感到驕傲,更為全民抗疫的擔當而自豪。

人物:孫文欣
年齡:45歲
身份: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護理部副主任
自己動手打造隔離病區
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孫文欣隨山東省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飛赴黃岡。 “27日晚上7點,我們進駐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擔任青島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和第四護理組組長的孫文欣既是前線沖鋒的戰斗員,也是最基層的指揮員。
“當時黃岡是除武漢外疫情最嚴重的地方,來之前想象過可能遇到的所有情況,可看到眼前尚未完工的‘建筑工地’時,才明白醫療隊面臨的難題有多巨大。”孫文欣回憶。為了盡快收治病人,舟車勞頓后來不及休整,隊員們連夜開工了。堆滿了黃土的地面無法行走,那就鋪上幾塊木板,蓋上紅毯,開辟出一條小路。醫療中心內沒有暖氣、空調等配套設施,傳染病區域的劃分和必要設施都沒到位,醫療隊一面與當地醫療機構、建設部門等積極配合,一面就地取材,建設病區。
“為了讓來自全省不同醫院的隊員們能更好地相互配合,由我來進行合理排班。”孫文欣說道,大家冷了餓了,就圍著一個“小太陽”邊取暖邊扒口盒飯;累了困了,就擠在鐵架床上打個盹。在大家的努力下,經過30多個小時的奮戰,建成兩個病區,搭起100張床位,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隔離區終于從無到有,初具規模。
學說方言疏導患者心理
“1月29日零點正式開始收治病人,第一天東病區就收治了29名患者,其中重癥6名。不到兩天,東西兩個病區100張床位就滿了。”孫文欣投入到緊張的救治工作中。由于病區沒有保潔員,病人也沒有家屬陪伴,護士們不僅要隨時監測病人病情,還要給他們吸痰、輸液、送飯、喂水喂飯,此外還要打掃衛生、消毒消殺、搬運物資……孫文欣經常在醫院待到凌晨三四點,卻渾然不覺。
“戴雙層口罩、帽子,3層手套,再加護目鏡、防護服等,有些憋氣,行動也不便。很快護目鏡上就都是霧氣,根本看不清人。口罩、護目鏡時間久了會移位,還不能用手去調,一個班下來,耳朵、額頭、鼻梁都勒得生疼。”孫文欣記得第一次給一位病人打針的時候,那位阿姨很配合,“她鼓勵我說 ‘莫慌,慢慢來’,穿刺成功后,又夸獎和感謝我。 ”這些都讓孫文欣備受鼓舞,讓她更加用心用愛去照料每一位患者。
出于對病情的恐懼,一些患者心態焦慮。孫文欣敏銳察覺到了患者心理上的不適,除了日常治療,護理組開始將更多精力放到病患的心理疏導上來。 “隔離的是病毒不是患者,我們希望能在更多方面給予他們安慰,讓他們知道,我們醫護人員是和他們緊緊站在一起的。 ”這些來自青島的醫護人員自學起了黃岡方言,隨身攜帶著方言常用語手冊,像親人一般用當地方言鼓勵病人們樹立信心戰勝病魔。她在病人信息板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比病毒更頑強的是我們,比病毒傳播更快的是愛!山東醫療隊暴擊新冠,加油!”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奉獻贏得了病人的感恩:“我們好了出院了,你們也安安全全地回家了,這樣才是真的好! ”
為自己的工作感到光榮
2020年3月18日,隨著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最后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黃岡確診病例全部清零。經歷了57天的生死競速,山東醫療隊共收治411名病患,其中重癥、危重癥92人。 4月5日,孫文欣回到了家鄉青島,分別了兩個多月,同事們對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瘦了”。
回歸正常的臨床崗位,孫文欣繼續踏踏實實地工作。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0年2月至7月 “中國好人榜”,已先后榮獲過山東省最美護士、山東好人、青島市十佳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青島好護士、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等榮譽的孫文欣再獲嘉獎。面對這些榮譽,她顯得有些害羞,反復強調這都是自己應盡的職責:“在這場戰役中,護理工作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更加讓我覺得這份工作的神圣與光榮。我也更加理解、更加注重人文關懷了。 ”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已經成為孫文欣一種不自覺的思維常態。
今年10月青島啟動全民核酸檢測,市立醫院第一時間派出核酸檢測醫療隊,看著年輕的同事們前往一線,孫文欣在為后輩感到驕傲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做足準備。“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不論什么時候,只要有需要,我們就會站出來。 ”孫文欣把在抗擊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中積攢的經驗一一傳授給年輕的護理工作者。她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將用心護理、用愛護理這一初心和信條接力下去。
/ 年度熱詞 /
抗疫人
歷史將怎樣記載2020年?這是震懾之年,人類在小小的病毒面前無能為力;這是突破之年,人類終于在年底找到了攻克病毒的疫苗;這是轉折之年,許多人、許多行業的命運因此改變;這也是奉獻之年,全國4萬余名醫務人員白衣執甲馳援武漢,青島306名援鄂醫療隊隊員陸續奔赴“戰場”……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勇敢的防控措施,也是前所未有的主動犧牲,集中體現了中國的動員力量。逆行在抗擊病毒之路上的醫務人員,勇于擔當的基層干部,始終堅守崗位的社區工作人員,全力為抗疫提供保障服務的志愿者……2020年,我們依然歲月靜好安穩生活,靠的正是每一個抗疫人員的辛苦付出。抗擊疫情是一個全民戰疫的過程,不管是抗疫英雄還是普通的抗疫人,都是2020最閃耀的人物。
/ 對話 /
團結一致沒有過不去的坎
記者:經歷特別的2020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孫文欣: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在艱難困苦面前不要怕,只要團結一致勇往直前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其次就是,今年醫護工作者和醫務工作得到了社會極大的認可,我自己也覺得很感動很感謝,但其實每個人都付出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了一份責任和義務,這共同構成了我們城市的性格和擔當。
記者:榮譽和收獲很多,那么今年有沒有什么遺憾?
孫文欣:榮譽不是屬于我一個人的,是屬于所有醫務工作者的。回想這一年從剛開始接到任務,到戰勝重重困難凱旋,我為能參與其中而感到幸福,為能堅持下來而感到欣慰,這是我職業生涯中非常難忘的經歷,也是今后人生中的寶貴財富。盡管有風險有勞累,但是沒有任何遺憾;反而如果沒有去前線,才會遺憾。
記者:對未來有什么期許?
孫文欣:我對未來更加堅定了,不管在什么崗位,都要盡好自己的職責。另外離開湖北的時候,我們醫療隊還相約有時間再回去看看,今年7月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新開啟,從視頻中看雖然已截然不同、煥然一新,但是仍然感到很親切。所以我想以后再回去一定就像“回家”一樣,因為我們曾在那里并肩作戰、同甘共苦。(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