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9日訊 日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產教融合青島基地組織召開了“設計上合:面向多樣性的文化生產”研討會,共匯聚近30位來自全球各國的高校專家及國內知名學者參加。本次會議旨在聚焦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文化特色,探索多元文明的多樣性表達模式,為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文化合作與設計創新搭建交流平臺。會議由學校國際交流合作處、產教融合青島基地、上合國際設計研究院共同承辦。
會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潘魯生從推動文明對話與文化合作的高度,提出設計教育交流與共享具有必要性。他表示,在文明互鑒背景下,設計教育應從風格借鑒向文明互鑒深化,引導學生從“解決問題”向“定義問題”提升,推動交流模式從單向輸出向多元共創轉化。面向智能時代,設計教育要扎根文化原點,培養兼具文化身份認同與全球對話能力的新一代設計師,共創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董占軍在致辭中,就“構建文化生產新生態”話題做了分享。他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間的文化生產形式根植于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歷史傳統,形成了“各美其美”的獨特風貌,在全球化進程中,以設計為紐帶,將進一步構建協同共生的文化生產新格局。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委教育工委書記馬金華在致辭中表示,青島與上合組織結緣已久,作為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承擔著進一步加強文化合作的重任,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務院批復設立的第九個國家級新區,堅持將文化發展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實施“文化強區”“科技+文化”等戰略,持續推動文化發展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在主題研討環節,中外專家從各國文化特色、設計學科建設、人工智能發展方向等多個維度,圍繞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創新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專家認為,各方要加強合作,持續搭建上合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深化高質量的交流合作,共同培育面向未來的復合型設計人才。
本次研討會作為“多元文化影響下的交叉學科設計教育發展會議”的分會場,深度結合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的文化特點、未來中國設計在區域層面的引領作用以及青島參與上海合作組織的文化角色定位,積極參與國際文化合作與發展,為設計教育與創意實踐注入新的活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通訊員 張念香 劉雪琪)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