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于12月14日3時28分于華東醫(yī)院逝世,享年95歲。黃宗英的名字對于許多老青島來說并不陌生,不僅僅因為她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更重要的是她曾在青島這座城市生活過,并在許多追憶文章中提及在青島的往事:家住青島龍口路2號、在江蘇路第一小學讀書……
曾與老舍住同一“舊居”
黃宗英的舊居在哪?準確說來,應該是龍口路2號。在黃宗英所著自傳《黃宗英回憶錄:命運斷想》中描述:
“到我7歲時,父親黃曾銘從北京西城電話局調(diào)青島電話局,任總工程師,全家遷居青島。我非常喜歡青島,喜歡在海邊沙灘玩沙子,堆沙坑,蓋房子,用蚌殼做鍋、碗、瓢、勺,與宗洛過家家玩。我們家住青島龍口路2號。
“這是一座有大院子的兩層樓房,前院空地很大,我和宗洛在里院小片空地上種了花生、芝麻……我八歲時,父親給我買了輛四個轱轆的自行車,是后轱轆旁有兩個保險小轱轆,待我能騎上去走了,就摘掉一個小轱轆。青島是丘陵地,我在江蘇路第一小學讀書,就從坡上騎車去上學。 ”
如今,黃宗英兄妹們的舊居已經(jīng)掛上了老舍故居的牌匾,定位為黃縣路12號。緣何會有兩個不同的道路定位呢?黃宗英的兄長黃宗江于1993年再度回青時曾寫下一篇文章《能不憶青島》,其中作出了解釋:“記得就在路口的小巷里,門牌是龍口路2號,荒園后一座舊樓。記得貼鄰1號是前朝趙市長的,現(xiàn)仍略具格局。但我住過的2號荒園只剩下破木板的舊門依稀可辨,卻標了3號,遍尋2號無著,想是原來的雙號俱都改成同側(cè)單號了。荒園尤荒,仍有一座二層樓,但樓型與位置都不太對頭了。再環(huán)視才發(fā)現(xiàn)隔墻尚有一樓,亟像是我舊居之樓,卻被一墻堵死。報社的同志告訴我那就是明日要去參觀的老舍舊居,門開在黃縣路上了。次日前往,近前端詳,才斷定就是我住過的樓。時我家住樓上,樓下是二房東。我家1934年秋遷出,老舍先生是次年夏遷入此樓下的,故未得見面。如此說來我就和先生同一舊居了,又何其幸也。 ”
第一篇作品是《托貓啟事》
在黃宗英9歲的時候,因父親去世,家道陡落,黃家從月入360塊大洋到無分文收入,無奈只好在寡母的帶領下舉家去了天津討生活。而臨行前的“托貓”則是黃宗英在回憶往事時津津樂道的話題。當年黃家曾養(yǎng)著一只純種德國大狼狗與一只名貴貓咪,而她的人生第一篇作品,就是與二哥黃宗淮寫了篇《托貓啟事》貼在大街上,因為他們一家要離開青島了,想找一戶好人家把貓咪接過去。
到上海后,黃宗英的一米七幾的高個頭還差點成為她演藝生涯的阻礙,當時劇團里很多人都不看好她,搭戲的男演員都不好找,還好后來演戲不錯。
黃宗英曾在自敘詩中言道,“丑丫今已雪盈顛。無多春暖花開日,不少風欺霜虐天。銀幕舞臺留舊夢,荒原極地續(xù)新篇。壯心未逐前塵散,繞室彷徨百遍旋。 ”靈動的表達、率真的情感,讓她的藝術人生“在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是我真實不變的人生”。
銀幕“甜姐”音容留舊夢
1925年,黃宗英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1943年,黃宗英參演胡導(原名胡道祚)導演的輕喜劇《甜姐兒》,一舉成名,成為紅極一時的“甜姐”。
194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追》,之后分別在《幸福狂想曲》《麗人行》《雞鳴早看天》《街頭巷尾》《烏鴉與麻雀》等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 1954年,她創(chuàng)作了電影劇本《平凡的事業(yè)》。
1960年,擔任劇情電影《六十年代第一春》的編劇。
黃宗英也是一位作家。1965年,她在中國作協(xié)上海分會專職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大雁情》《桔》曾先后獲得1980年中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1983-1984年中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 1988年,與丁玲聯(lián)合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集《一代天驕》。 2019年,榮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1952年,黃宗英被調(diào)到上海文學研究所,轉(zhuǎn)行成為編劇。從此,銀幕上的黃宗英逐漸隱退,作為報告文學《小木屋》《大雁情》《天空沒有云》作者的黃宗英開始廣為人知。
她的《大雁情》呼吁要給一個飽受不公平待遇的植物學家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給他平反。為了幫助研究高山植物生態(tài)的科學家實現(xiàn)在西藏建立一個觀察站的夢想,黃宗英籌措經(jīng)費,帶著團隊三進西藏,幫助女科學家圓夢——第一次進藏,她寫出了報告文學《小木屋》;第二年,第二次進藏考察,她跟蹤拍攝了紀錄片《小木屋》;第三次進藏,年近七旬的黃宗英和科學家考察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因嚴重高原反應昏迷了兩天兩夜。
四段婚姻浪漫動人
黃宗英18歲時初婚,第一任丈夫是當時劇團里的指揮郭元彤,藝名叫異方,他在兩人結(jié)婚18天后,就因為心臟病撒手人寰。
1946年,21歲的黃宗英與對她照顧有加的程述堯結(jié)婚,這一年,她由舞臺走上了銀幕,主演了第一部電影《追》。次年,她與趙丹合演《幸福狂想曲》,才子佳人,日漸生情。趙丹對黃宗英說:“我覺得你應該是我的妻子。”待《幸福狂想曲》拍攝完畢,他們的愛情終成“幸福進行曲”。后來,程述堯和上官云珠結(jié)婚后,兩個家庭始終保持著熱絡的往來。
1980年10月10日,趙丹因病離開人世,生性活潑的黃宗英從此形單影只,獨自生活13年。
后來,在黃宗英赴美國探親期間,想翻譯一位外國詩人的詩歌,遇到了問題,便寫信給哥哥黃宗江的好朋友馮亦代請教,兩人日漸熟絡,熱線不斷,開始了鴻雁傳書。
在一次講座時,有青年問黃宗英:您還會找對象嗎?黃宗英說,我嫁給了很寬廣的“大河”,現(xiàn)在如果要再結(jié)婚,我要嫁給學問更好的“大海”。1993年,黃宗英嫁給了她心目中的“大海”馮亦代,兩人一個68歲、一個80歲,共同走過10年婚姻生活。黃宗英說,婚后的10年是很充實的10年、燦爛的10年。一本《純愛》,是他們夫婦結(jié)婚十載濃情蜜意的最好見證。(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