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高中,青島晚報《作文課》欄目精選刊登的每一篇作文都見證著晚報小記者成長的印記。其中,有喜悅,有傷感,有振奮,有反思。小記者的指導教師會作貼心點評,發掘文中閃光點的同時,指出哪些細節還可以寫得更好。同時,我們還將廣泛邀請耕耘在教育一線的語文名師及島城知名作家,以專業的視角解析中高考作文的最新動向和趨勢,讓小記者和廣大讀者有更多收獲。
我愛“鉆”
同安路小學 許馨允
畫畫好的人,我們稱他為畫家;寫作好的人,我們稱他為作家;在我們家,媽媽戲稱我為“鉆”家。
我愛“鉆”書,不為別的,就是想做一個忠實的小讀者。 “媽媽,快過來。你看作者前面說主人公失去了雙手,可是后面又說主人公用雙手撐著頭。這是怎么回事兒呀?”正在看書的我大叫道。媽媽急忙走過來,仔細地確認書中的內容,然后微笑著說:“我們家的小‘鉆’家讀書果然仔細,長大以后可以當編輯了!據我分析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是作者筆誤,也有可能是譯者翻譯有誤,等你多發現幾個問題,我們總結出來寫信寄給出版社反映一下吧! ”“好的。 ”我痛快地答應了。
“不得了,魯迅先生這樣的大文學家都會寫錯別字兒?媽媽,你快過來看呀!這是為什么呀? ”媽媽笑著走過來,摸摸我的頭說:“小‘鉆’家真有你的,勇氣可嘉啊!都敢質疑大文學家的作品。但是你知道嗎?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正好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從文言文到白話文的過渡階段。那時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白話文規范,在我們現在人看來這是錯別字,但是在他們那個時代這是正常的呢! ”
我還愛“鉆”油,不為別的,就是想做更好的自己。我是女孩兒,就愛美。每次演出需要化妝時,抹上好看的口紅,我就特別開心。可是這看上去美美的東西,媽媽總是演出結束就趕緊讓我擦掉,原因就是怕它對我的身體有害,所以我特別希望能自己做口紅。終于有個機會,讓我學會了做口紅。我嘗試著,希望能做出不一樣的安全好看的口紅。做口紅需要的主要材料之一是油,那是不是只能用一種油來做口紅呢?我開始上網查相關資料,原來不同的油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甜杏仁油有很好的滋養功能,葡萄籽油可以抗氧化,橄欖油有很好的滲透性……根據資料,我大膽嘗試,做了好多不同顏色、不同功效的口紅。
以后,我肯定還會“鉆”各種有趣的東西,希望有一天,我的“鉆”能在某一方面成為真正的“鉆”家。
王小平 (青島市教學能手)老師點評:從文中可看出你搜集的材料很充分,能很自然地運用到習作中,事例列舉充分、說服力強,結尾簡潔有力。
我讀書,我快樂
德縣路小學 朱昱璇
蘇聯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莎士比亞也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書有那么好嗎,我怎么感覺不到?以前我非常不愛讀書,一拿到書就感到頭疼,所以對于大師們所說的關于書籍的名言,我總是持懷疑態度。后來,我開始看書,漸漸地,感覺書是我最好的朋友。書中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我也慢慢體會到讀書的快樂。
有一次,我在房間里看《知識大全》這本書。書上說:“用果汁在紙上寫字后風干,字就會完全消失,把紙放在火上烘烤,字就會奇跡般地出現。 ”我從冰箱里拿出果汁,倒出一點兒在玻璃杯里,然后用棉棒蘸著果汁在一張紙上寫:I LOVEYOU!過了一會兒,紙上的果汁干了,完全看不出字跡來。我拿著這張紙來到客廳,對爸爸媽媽說:“看我表演魔術——這是一張用果汁寫過字的紙,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字出現呢? ”爸爸媽媽絞盡腦汁,就是想不出。我點燃蠟燭,把紙拿到火上烘烤給他們看,“I LOVE YOU! ”幾個字清晰地出現了。爸爸媽媽贊嘆不已,我則得意洋洋。
書,教給我許許多多的知識;書,帶給我無窮無盡的快樂。所以,我愛讀書!
我的萬能姥姥
青大附小 王子悅
我的姥姥是一名退休高中教師,學生也是桃李滿天下。
姥姥心靈手巧,她可以給我做衣服、織衣服、改制衣服。比如把褲子改成包,把大人不穿的衣服改小,變成我穿的……令我非常佩服。有一次,我裝跳繩的包裝袋丟了,姥姥二話不說,拿一個廢棄的袋子又剪又裁,忙了一上午,重新又給我做了一個包裝袋,比原來的更結實耐用。姥姥還是高級大廚,像油燜大蝦、干炸蘑菇、辣白菜……都會做,每一道菜我都很愛吃。姥姥做的炸雞賽過麥當勞。我最喜歡的還是姥姥燒的酸菜燉肉,聞聞味道都讓你垂涎三尺。
我的姥姥像哈利·波特一樣有魔法。我帶去學校一顆云松,可不慎被我養死了。我很傷心地把“尸體”拿回家,姥姥看了看,只是重新栽了一下,它竟然又死而復生了。云松遠看像一棵小小的松樹,近看像小小的松林,長得比以前更加茂盛。姥姥雖不是醫生,可她會按摩。我從小到現在,生了病從不吃藥,姥姥手到病除。有一次我發燒,姥姥給我按了好幾個穴位,我又“滿血復活”了!
你們說,我的姥姥萬不萬能?
孔慧老師點評:作者用典型事例寫出姥姥是多面手,表達了對姥姥的敬佩、贊賞和深愛。文中語言樸實,敘述流暢、情感真摯,描寫真實。
雨后的春
太平路小學 崔若秋
這是家門前的那片石榴樹叢,最討人喜歡的時候,嫩葉害羞地朝人低頭,靈動的水珠輕輕柔柔。這是天主教堂墻角那朵小花,最靈巧輕快的時候,紅瓣兒優雅地提起裙擺,把水珠輕輕甩一甩。這是安徽路上那蒼虬的老槐樹,最沉靜平和的時候,褐樹干滿足地喝飽了水,悄悄把年輪刻進生命線里。此刻,你會感受到溫煦的春風拂面而過;此刻,你會感受到“風霧也擋不住草木的生長”;此刻,就是雨后的春。
老師點評:小作者心思細膩,筆觸真摯,善于發現身邊熟悉角落的美麗景致,將對生活的熱愛和思考巧妙融入到字里行間,使人讀來如春風拂面。(本版主持人:青報全媒體記者 張譯心)
責任編輯:張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