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乳頭腫瘤是十二指腸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屬于壺腹周圍癌范疇,是一種惡性程度中等的腫瘤。本期《手術直擊》將直播市立醫院東院肝膽外科副主任欒紹海主刀的十二指腸鏡聯合光動力治療手術。此次解讀手術的嘉賓是市立醫院東院肝膽外科的高維克醫生,并就相關問題作出解答。同時,在節目的過程當中,開通了健康咨詢熱線85702120。
十二指腸乳頭腫瘤起源于十二指腸黏膜,發病可能與膽汁中膽酸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形成有致癌特性的膽蒽,患者發病年齡多集中在40到70歲。十二指腸乳頭腫瘤早期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但到了晚期則可造成十二指腸管腔堵塞,從而引起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狀。甚至還會壓迫胰腺和膽汁,導致胰腺炎和黃疸,引起肝臟及腦功能的損害。本次手術的患者上腹部長期隱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最后經診斷是患上了十二指腸乳頭腫瘤。為了減少手術創傷,減輕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微創手術就是在這一理念下誕生。此次欒紹海主刀的十二指腸鏡聯合光動力治療手術為患者帶來最小損傷的同時,成功切除了困擾患者多時的惡性腫瘤,極大提高了治療效果。作為肝膽外科微創手術的專家,欒紹海的手術迅速、精準、效果好,這讓他贏得了同行們的認可,更是獲得了患者的信任。
高維克介紹,十二指腸位于胃臟和空腸之間,形狀呈C形,主要負責調節膽汁以及排泄胰液的功能。倘若十二指腸長出了癌細胞,大量的癌細胞就會在腸道里面繁殖,使膽汁、胰液無法順利流過,嚴重威脅著人體健康。十二指腸乳頭腫瘤的臨床表現有疼痛;厭食、惡心、嘔吐,如嘔吐頻繁,嘔吐物多,大多是由于腫瘤逐漸增大堵塞腸腔,引起十二指腸部分或完全梗阻所致;貧血、出血為最常見癥狀;體重減輕,此種癥狀亦較常見。高維克建議,凡是出現皮膚發黃、發癢、消化道出血、上腹部隱痛和腹部包塊等癥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做影像學、內鏡、血常規等檢查,確診之后及時通過手術將癌腫切除。(青報全媒體記者 于波 李飛 龐智洋 )
責任編輯:單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