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2日訊 什么是健康城市?如何創建健康城市?創建健康城市面臨哪些挑戰?12月22日下午,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中日新時代健康城市的創建”分論壇上,中日專家就此展開了討論。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認為,健康城市就是以一個城市為單元和切入點,通過相關健康政策和措施的倡導和落實,來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因此,健康城市不僅僅指人的健康,而且涉及人居住的社會環境、人所擁有的社會福祉等等。
在城市建設方面,日本醫療政策機構理事兼首席執行官乘竹亮治富有經驗。他說,城市設計與文化和傳統息息相關,是文化的體現,也是文化的延續。如何通過城市設計來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是當下亟需面對的課題。在英國,有城市會為阿爾茨海默癥患者進行洗手間等相關設施的城市設計,這值得借鑒學習。
當然,創建健康城市不僅需要有硬件,同時也需要軟件的支持。亞洲通信社社長徐靜波認為,中國的社會福祉在不斷完善,許多醫療硬件設備已經超過了日本。不過,中國在醫療軟實力方面,比如看護護理行業,還可以向日本學習。
日本醫療環境研究所代表早川泰雄認同徐靜波的觀點,但他更愿意看到的是將日本綜合性、整體性的一些醫療內容介紹給中國。作為一個醫療健康內容的綜合供應商,他們希望通過成立一個綜合的組織體,將日本的醫療經驗傳遞給中國。
在評價患者對城市的滿意度等問題上,王宇認為應該建立一套指標性、標準性的評估體系,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做法并進行推廣。順天堂大學客座教授兼內閣府超級城市構想委員會成員阿曾沼元博評價說,希望以本次健康論壇為契機,今后能夠創造出一個真正可行并能夠推廣到其他國家的健康城市醫療模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