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韓煙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外景圖。

法務法人溫大地中國煙臺分所簽約儀式。

揭牌儀式。
近日,“共創未來——中韓企業家交流暨韓國義城郡優秀產品展會”如期舉行,中韓兩國70多家企業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互動交流,煙臺4家企業與韓國義城郡就產品合作達成共識,為今后雙方進一步提升經貿額打下了基礎。
中韓牽手,齊頭并進。中韓企業家交流暨韓國義城郡優秀產品展會,是煙臺開發區近幾年加強與韓國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的生動寫照。作為中韓經貿交流的“橋頭堡”,煙臺開發區以中韓煙臺產業園區為重要載體,加速推動園區變大變強,全力推動開發區實現高質量發展。來自煙臺開發區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隨著韓國與開發區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在開發區工作、生活的韓國人大約有3萬人,韓國已成為開發區第一貿易伙伴、第一外資來源國和第一進口來源國。截至2020年8月,開發區累計引進韓資項目562個,合同外資28.1億美元,分別占全區的30.8%、17.8%,位居各國別(地區)第1、2位。
建好一個“園”,搞活一座城。煙臺開發區正依托韓資企業眾多的產業優勢、靠近韓國的地理優勢、韓國元素鮮明的文化優勢,實行中韓煙臺產業園區核心區拓展區與全區一體化融合發展,向著打造韓國高端產業的聚集地、韓國現代服務業轉移的承接地、韓國商品在中國市場的集散地、中韓休閑文化產業合作示范地的目標闊步前進。
長遠布局
打造中韓貿易合作先行區
中韓煙臺產業園崛起,布局至關重要。
2018年11月,山東省政府發布“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高水平建設好中韓(煙臺)產業園,從加大資源要素傾斜力度、支持開展各類先行先試、構建創新靈活體制機制等方面,對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給予政策支持,將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成為中韓對接發展戰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貿易和投資合作的先行區,中韓地方經濟合作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
目標瞄定,煙臺開發區積極對接。2018年底,開發區成立了由工委管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牽頭推進產業園建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中韓(煙臺)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負責調度協調,推進落實各項工作。
在產業發展方面,根據《關于推動落實<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的意見》,開發區片區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吸引韓國優勢資源和先進技術,重點建設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生產基地、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生產基地、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高端裝備產業基地、生命科學產業中心、中韓現代服務業融合中心,聚焦發展十大產業。按照國務院對中韓產業園的定位和省市關于中韓產業園建設的要求,力爭到2025年累計新引進韓資項目100個以上,世界五百強項目1-2個,行業領軍企業1-2個,投資額超過15億美元,對韓進出口突破80億美元,為建設煙臺市現代化經濟中心,走在中韓產業園發展前列作出積極貢獻。
兩年來,中韓煙臺產業園開發區片區緊緊圍繞“打造韓國高端產業的聚集地、韓國現代服務業轉移的承接地、韓國商品在中國市場的集散地、中韓休閑文化產業合作示范地”的目標定位,堅持抓項目、優載體、強服務,努力把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成為中韓貿易和投資合作先行區。
一組數據足以佐證:赴韓開展招商20余次,累計走訪企業、商會百余家,接待韓國客商近千人次,組織展會活動50余場,新引進韓資項目70余個,合同利用韓資近3億美元……一次次“南征北戰”、一場場斡旋談判、一個個優質項目,每一個時光刻度上的亮眼數字,都標注著中韓煙臺產業園開發區片區與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彰顯出中韓煙臺產業園開發區片區孕育出的無限可能與勃勃生機。
引進項目
構建產業園建設“第一方陣”
中韓煙臺產業園開發區片區的高質量發展,在一個個項目現場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走進位于煙臺開發區福州路上的韓國先安電機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挖掘機正在工地上穿梭,工人們正在進行基槽開挖。
“該項目由韓國先安電機株式會社投資1800萬美元建設,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電機等相關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項目引進韓國先進的智能化生產線,是現代汽車集團氫能源汽車NEXO品牌壓縮機唯一供應商,產品廣泛供給大眾、寶馬、奧迪等各大汽車廠商。項目計劃2021年投產,全部達產后,年可生產新能源電機近千萬臺套,年產值4億元,利稅1000萬元。”中韓煙臺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補強煙臺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成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深化中韓高端制造業合作,高標準建設中韓煙臺產業園,創新“兩國雙園”合作模式的典范企業。
不只是這個項目。“我們以雙招雙引為重要抓手,聚焦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人工智能、電子信息、醫藥健康、新材料、節能環保、金融保險、商貿物流、休閑文化等十大產業,采取赴韓招商、駐韓招商、國內招商、以商招商、不見面招商等多種形式,逐步構建起產業園建設的‘第一方陣’。”指著招引項目清單,該負責人一一介紹。
效果也頗為明顯,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中韓煙臺產業園開發區片區,包括總投資7000萬美元的SK高端化工新材料項目,主要從事環保涂料材料、精細化工產品、膠黏劑等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總投資3600萬美元的鳴川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項目,將建設中國最大的柴油發動機尾氣排放監控裝置生產中心;總投資2500萬美元的萬國酒品跨境電商項目是煙臺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后在開發區落戶的首個韓資跨境電商項目;總投資1400萬美元的汎洋液壓系統項目,是斗山、現代挖掘機及韓國水山工程機械公司核心供應商,在國際液壓行業中技術領先。
另外依托煙臺自貿區的創新發展環境,還引進了全省首個外資職業培訓項目山東麗德職業技能培訓,煙臺自貿區首個外資旅行社項目正在推進中。
搭建平臺
鏈接起對韓合作新窗口
走進中韓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圓形屏風前簡單布置幾塊山石,墻面上朦朧的山巒繪畫呈現在眼前。這處2300平方米、三層的交流中心中,集招商、路演、論壇、會議、展示于一體,處處展現著中韓兩國現代、自然、典雅的文化特色。“這處宛若山水景觀圖的交流中心,擔負著招商引資的重要使命,定位于韓資企業形象的集中展示平臺、中韓煙臺產業園招商引資的重要陣地、中韓兩國朋友的會客室、中韓兩國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典范。”煙臺開發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該中心于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已經入駐了韓國法務法人溫大地律師事務所,這是煙臺市首個外資律師事務所,可以更好地為在煙韓資企業及韓國僑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煙臺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韓商投資企業分會(韓商分會)也來到這里。可以說,作為全國唯一一個連接自貿區的產業交流中心,中韓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已然成為中韓煙臺產業園招商引資的重要陣地。
中韓科創孵化合作基地位于業達科技園,是山東省引進的首個韓國國家級科創孵化平臺。該基地由煙臺開發區管委、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韓國技術風投財團三方共同建設,搭建起了一個中韓科技交流、成果轉讓、合作研發的新平臺。截至目前,已有麗源莎科技、路福電子等8家韓資科創公司入駐,業務范圍涉及大數據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物聯網技術服務、合成纖維制造等。
中日韓體育文化煙臺產業園以體育文化為核心,以“多元共生、協同發展、包容進取、開放創新”為理念,著重規劃6大板塊,15個系列項目,面向日韓及國內體育文化產業進行招引、扶持、孵化,吸引日韓體育文化產業項目落地,打造多元業態和諧美好成長的體育文化產業園區。項目總投資為1.2億,現已投資近6000萬元,建設部分已全部完成,運動場館布置完畢,進入招引項目落戶、文體活動舉辦、內部配套精裝階段。(YMG全媒體記者 高少帥 通訊員 王聰 徐宏 王芮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