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3日訊 今天下午,“工業互聯網賦能升級特色產業集群”2020年第三季民營經濟創意會在西海岸新區召開,來自我市紡織機械裝備特色產業集群的四家企業發布總投資額16.8億元的創意項目。

青島發達的制造業基礎、多樣化的特色產業集群、完備的工業體系,是工業互聯網尋找應用場景的天然試驗場。目前,西海岸新區紡織機械制造相關企業共有800多家,紡機年生產能力近10萬臺套,梳棉機產量占全國銷量的75%,噴水織機占全國銷量的90%,粗細紗機占全國銷量的70%,市場遍及全國各地和全球幾十個國家、地區。本次創意會選取的四家紡機特色產業集群企業,對工業互聯網賦能有著豐富的場景需求。

其中,青島世紀海佳機械有限公司的“年產一萬臺高端無梭織機柔性智造工廠項目創意創新方案”,通過與行業龍頭供應商、優質客戶、國內智能制造領域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建立織機行業智能制造模式和智能制造工廠,實現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成為青島地區織機行業智能制造典范。青島東昌紡機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紡織機器人項目創意創新方案”,以智能紡織復合機器人解決人工搬運棉桶效率低的問題,有效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降低勞動力成本。青島德盛利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物流倉儲成套設備生產基地項目創意創新方案”,主要進行自動化立體倉庫、物流倉儲設備軟硬件的研發、生產。環球集團的“環球集團紡織裝備智能制造生態鏈示范項目創意創新方案”,量身定做以“環球智工廠”命名的紡織工廠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整合上下游實現各生產工序設備的互聯互通,賦能紡織工廠打造全流程紡織生態鏈系統。

在創意會點對點、面對面點評對接環節,來自海爾卡奧斯、北京東方國信、深圳越疆科技、青島市工程咨詢院、山東科技大學的專家學者犀利點評了項目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對于企業創意項目落地需求進行了對接。
“西海岸新區是全國重點紡織機械制造基地,不少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遍布國內外。工業互聯網時代,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和核心競爭力,需要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賦能傳統制造企業,需要聚焦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專業化工業互聯網平臺,需要龍頭企業挺身而出,打造一個熱帶雨林般生態的集群,跑出青島特色產業集群升級發展的‘加速度’。”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高善武表示。
據悉,民營經濟創意會通過建立并激發企業創意創新機制,賦能企業進行自發的進行規模化、產業化、自主化的創新,進而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點。從去年開始,我市搭建“民企創意平臺”,連續舉辦五次民營經濟創意會,目前全市正在推進的民營經濟創意創新項目累計達到41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