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3日訊 105萬元架起一座“放心橋”、硬化5條進出果園“致富路”、建起4座村集體增收恒溫庫、拓展多條果品銷售新渠道,為村莊爭取各項資金近300萬元......在駐村的近1000個日子里,青島市派平度店子鎮東南隨村第一書記夏順軍,以初心擔使命,推進鄉村振興,讓東南隨村200多戶村民“隨”了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愿。

轉思想 強班子 加快村莊發展“步伐”
東南隨村北鄰大澤山,村集體常年無經濟收入,主要種植桃子、葡萄等水果,村民收入一直徘徊不前,村莊基礎設施水平也相對較差。這個小山村已經多年沒有發生過大的改變。
2018年4月,青島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房產管理處二級調研員夏順軍來到東南隨村。經過一番調研,他發現村莊集體經濟發展沒有新路徑、村民參與村莊發展積極性不高,夏順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找出路、激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員干部對于村莊發展沒有新思路,探索精神不足,所以必須徹底解放村‘兩委’干部思想,號召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充分調動全體村民參與積極性,村莊發展才能行穩致遠。”夏順軍迅速精準抓住了村莊發展難的癥結所在。
找準問題是基礎,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傳經驗、講方法、捋思路,無論是在會議室還是在田間地頭,夏順軍總會帶領村莊黨員干部一起謀劃發展藍圖。“夏書記召集黨員干部開會,向大家傳遞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商討村莊發展路子,為進一步增強決策科學性,還制定了‘村莊事務須黨員村民大會表決’等一系列制度,提升了村民參與感,大家伙兒的參與積極性也就提高了。”東南隨村黨支部書記王作德說。
“謀發展就是要讓村民和村集體增加收入,我們依托村集體成立的德意家庭農場,突出‘黨員引領致富’品牌,把黨建與村民增收致富緊密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條‘黨建 農場 果園 村民’的發展新路徑。”夏順軍說,通過黨員帶動、群眾參與,村莊產業發展走上了“快速路”。
此外,夏順軍還多次邀請省、青島市專家,來到東南隨村為黨員干部和村民授課,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群眾整體素質。兩年多來,東南隨村“兩委”班子越建越強,村莊先后榮獲“2020年平度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點”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夏順軍個人也被評為“組織振興先進典型個人”。

建項目 探路徑 注入產業發展“活水”
“村民主要種植桃子、葡萄,但果品儲存期短,而且集中上市期間價格偏低,如何能穩定銷售渠道、提高水果銷售價格?”夏順軍一直在探索村民增收新路徑。
“建設恒溫庫,村民可以儲存果品、延時銷售,提高價格,并且通過出租恒溫庫村集體年可增收3萬元。”夏順軍通過爭取,總投資50萬元的4座恒溫庫迅速建成,可儲存果品20萬斤。同時,他還聯系將村莊變壓器提升至400千瓦,解決了恒溫庫和村民用電問題。
“今年秋季俺剛租過一座恒溫庫,放了1萬多斤桃子,一個月后銷售時每斤價格提高了一塊多,多掙了1萬多元,明年打算再租一個。”東南隨村村民王永杰切實嘗到了恒溫庫帶來的甜頭。
“建恒溫庫,通過錯峰銷售提升果品價格,帶動村民增收,還要開辟更多的銷售渠道。”夏順軍想到青島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等單位食堂每天都需要大量水果,便積極溝通聯系,尋求合作。兩年間,共幫助村民聯系銷售水果40余萬斤。
修橋路 強基礎 厚植民生發展“基石”
“俺家有六七畝地,去果園必須經過村頭那座舊橋,到了秋天收獲季,開著滿載水果的三輪車從上面走真的很擔心,現在新橋修好了,再也不用擔心了。”東南隨村村民王吉春對新修的橋連連稱贊。
“修路修橋,造福后代。”看到危橋“攔路”,去年12月份,夏順軍聯系爭取上級資金105萬元,重新修建了橋梁,同時,還爭取了40余萬元,為村莊建設了160米排水溝、5條共1500米通往果園的道路。
“現在水果收購商直接將車開到地頭上收貨,不用我們再用三輪車倒貨,省錢還省時,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村民王云友高興地說。
解決出行難題的同時,夏順軍還“惦記”著村民的身體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一個好身體大家伙兒才能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夏順軍聯系投資4萬元為村莊安上了凈水設備,村民喝上了健康安全的純凈水。他還聯系青島市海慈醫院到村義診,為200多名村民免費體檢,并為村民贈送了4000余元的藥品;聯系青島市政協醫藥衛生組為村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贈送了價值3萬余元的藥品,并為村醫務所贈送價值1萬余元的醫療設備……

“民生問題事關村民的幸福生活,現在,村莊正在積極申請‘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后可獲得800余萬元各級資金支持。我們打算在村南建一處3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并對村容村貌進行全面提升,進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對于村莊下一步的規劃,夏順軍早已畫好藍圖。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張仰運 楊曉平)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