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發展的大勢感召人,以創新創業的生態凝聚人,吸引更多“千里馬”在城陽競相奔騰
城陽:打造人才逐夢前行的“理想城”

■城陽區對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和團隊予以獎勵。
就在幾天前,青島以史無前例之舉,一次推出六個文件招才引智,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求賢若渴的“青春之島,創業之城”,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12月19日,勇當青島建設創業城市“急先鋒”的城陽,以最誠懇的姿態、最誠摯的方式,邀請參與城陽建設、在城陽工作生活的人才歡聚一堂,通過2020城陽人才大會對優秀人才、團隊、單位和工作成果予以重獎,同時,誠邀廣大人才“來城陽,才飛揚,贏未來”。
城陽區委書記王波表示,城陽是大家不負韶華、逐夢前行的“理想城”。他真誠希望廣大人才認同城陽、選擇城陽、扎根城陽,在這片陽光沃土上,實現事業抱負和人生價值。
一個地區之所以能讓人才堅定地“托付終身”,是因為她給予人才最高禮遇、授予人才無上榮光。
在各地紛紛聚焦人才、酣戰四起的當下,城陽區以一場高規格的人才大會向人才致敬,向五湖四海的人才捧出真心和實意,不失為在人才大戰中突圍的“妙招”。

▲參會人員關注城陽區人才信息。
壯大區域“底氣”
“人”的問題始終是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地區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的競爭。
沒有人就沒有社會,更無所謂現代化。青島要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首先必須擁有相當規模的人口。而城陽區作為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是青島這座“雙節點”城市的樞紐,承擔起聯通東西、貫通南北的重要使命,更需要相當規模的人口做支撐。
而這,需要快速集聚高素質人才,擴大人口規模,由此支撐這片區域的發展和未來。
城陽區縱深推進招才引智,加快建設創業城市,全區人才總量穩步提升,人才結構持續優化。在城陽區,有建立了中國最大噬菌體產業化平臺的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潘強,研發的5V錳酸鋰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的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琦,研發和生產的多種傳感器用于“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青島智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等。人才與城陽水乳交融、共生共長,蝶變出加速升級、高速發展的城陽密碼。截至目前,城陽區人才總量23萬,占常住人口27%,讓這座陽光之城創新跨越,煥發著勃勃生機。
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底氣”。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縱觀全國各地,“引進一名人才、帶來一個團隊、提振一個產業”,“以才引才”的葡萄串效應正在許多地區蔚然成風。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在當前人才引進的風潮下,良好的發展環境、發展生態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關鍵所在。城陽區持續“強鏈、補鏈、延鏈”,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生物健康、現代服務業等5大產業集群,其中,僅高端裝備制造中的軌道交通產業1項,全產業鏈產值就已突破1000億元,正在向5000億級產業集群加速邁進。區內擁有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中科院軟件所青島分所等科研院所25家;擁有國家級實驗室4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18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08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1208家,而這也正是吸引人才、讓人才閃光的最好舞臺。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
把人才奉為“掌上明珠”
“城陽是一個寬容、友好、創新的地方,這里匯聚著各行各業的人才,我們可以在這里大展拳腳。”青島新正鋰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玉城告訴記者。
以一場“年度盛典”,致敬為城陽區建設付出思想與汗水的人才;以“最優政策”,吸引和回饋五湖四海的人才……在各地紛紛“搶人”的當下,城陽區把人才視作“掌上明珠”,堅持換位思考,感同身受人才創新創業所需,正傾全域之力、集全域之勢,全力打造“4+1”發展生態,形成一個幫助各類人才筑夢前行的“理想城”。
千方百計引人才。城陽區運用市場的邏輯,著力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力實施按薪定才、以賽選才、自主薦才,打造了“來城陽,才飛揚”人才品牌。今年,城陽區出臺《十二條人才支持措施》,讓人才發展有舞臺、人才創業有資本、人才生活有補助、人才安居有保障、人才工作有地位、人才身邊有服務,真金白銀、真心實意招引人才。
多措并舉育人才。產業是人才成長的土壤,城陽區正全力升級產業鏈,集聚產業集團軍,培育壯大5大產業集群,為人才成就夢想、實現價值搭建逐夢舞臺。全力激活資金鏈,用好資本力量,讓人才創新創業的生態養分足夠豐盈。全力做優技術鏈,為人才創新創業打造堅實基礎。
滿懷真情愛人才。城陽區堅持換位思考,著眼人才所需,持續擴大教育、醫療、養老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供給,讓人才生活無憂,專心創新創業。全力優化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營造陽光生態,開辟了“綠色通道”,瞄準落戶、住房、保險、子女入學入托、醫療保健等“關鍵小事”,為人才提供“一站式”免費代辦暖心服務,真正實現近悅遠來、“才”至如歸。
“城陽區引進了比較優質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比如說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學校,還有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北部院區,為我們這些人就醫和孩子子女上學,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也解決了后顧之憂,在這里能夠安心工作,安心生活。”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東偉表示。
下一步,城陽區還將聚焦重點產業,支持更多頭部企業“按需定制”政策,探索將人才住房補貼、一次性安家費等權限交給企業,賦予企業人才工程配額權、人才選拔自主權、人才評價主導權,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才引育留用機制。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城陽區正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才強區戰略,以開放發展的大勢感召人,以創新創業的生態凝聚人,吸引更多“千里馬”在城陽競相奔騰。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