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4日 觀海新聞記者今天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青島市“百萬校友資智回青”行動實施方案》,標志著青島向數以百萬計的廣大校友吹響創新創業集結號。

——青愛人才、創贏未來,青島誠邀廣大校友結成創業共同體
“當前,青島正在加快建設創業城市,我們誠邀廣大校友來青回青創業發展,與青島攜手共建、共創、共享‘青春之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正在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全力打造最優創新創業生態,努力為廣大來青回青人才提供一流的服務保障”。
此次行動將以“雙招雙引”聯動工作機制為支撐,以校友(駐青高校校友和市外高校在青校友)會組織為依托,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搭建校友資源交流對接平臺,吸引集聚廣大校友回青創新創業,促進廣大校友與青島結成創業共同體、發展共同體,釋放“校友經濟”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為推動青島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產才融合、協同發力,青島正在加快補齊做強“人才鏈”
“產才融合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是區域創新發展的獨特優勢。”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本次行動堅持產才融合原則,整合了組織、人社、科技、教育、商務等部門平臺、政策、服務等優勢資源、協同行動,旨在為來青回青校友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保障。”本次行動主要是圍繞產業發展對人才、技術、項目、資金等需求來展開。
聚焦補齊人才鏈,促進“校友+人才”回青。成立青島市校友創新創業聯盟,依托各校友會組織,設立一批“人才驛站”“引才引智工作站”,加強與海內外校友的聯系。依托青島人才網等建立“高精尖缺”招賢榜,發揮校友資源優勢促進以才引才,在校友中常態化開展舉賢薦才活動,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給予最高100萬元中介獎勵。對各校友會圍繞“雙招雙引”組織的重要校友活動、海外招才招商活動,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經費補貼。
聚焦做強技術鏈,促進“校友+技術”回青。主要四項舉措:搭建技術交易平臺,鏈接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投融資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促進校友技術在青交易。鼓勵駐青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發揮技術轉移轉化基地、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平臺作用,服務校友技術成果轉化,按照規定享受相關政策扶持。建立關鍵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機制,支持校友與在青企業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經遴選確定的標志性科創成果,每個項目可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實施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獎勵,對在青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承擔團隊(個人),按照上年度國撥經費到賬額的3-5%進行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30萬元,同一承擔單位合計最高獎勵200萬元。
著力延伸產業鏈,促進“校友+項目”回青。強化平臺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校友項目入駐各類公共創業孵化平臺,按規定享受房租減免等政策服務。加強資本賦能,搭建校友項目線上對接、項目路演、資本賦能的協同服務體系,充分利用“人才金”“人才板”“人才貸”等資本手段為校友創新創業拓寬融資渠道。實施大賽獎勵,支持校友企業參加青島創新創業大賽,對在大賽中獲獎企業落戶青島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現行人才政策無法適應或不能滿足其需求,但具有戰略性、引領性作用和成長性、稀缺性的高端人才項目,按程序納入定制化支持范圍。
助力壯大資金鏈,促進“校友+資金”回青。對校友來青投資的,按照投資、納稅額度給予相應比例獎勵,上不封頂;投資、納稅達到一定額度的,發放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享受相關服務,其在青家屬可同等享受就醫保健、交通出行等便利化服務;對前景好、潛力大、發展快的人才創業項目,納入“青島菁英”人才工程予以支持。
與此同時,青島正在加快推進“一口受理、并聯辦理”的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旨在為來青人才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體驗。
——構建三個機制,保障校友回青對接
“一分計劃,九分落實”。為保障“百萬校友資智回青”行動的順利開展,相關部門從強化協調、順暢對接、獎勵激勵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促進校友回青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建立校友回青工作協調機制。此次行動在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由“雙招雙引”聯動工作協調專班統籌組織實施。由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兩位局長任組長的“雙招雙引”聯動工作協調專班負責統籌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對口聯系2-3所在青高校,探訪知名校友,定期走進高校調研,以現場辦公形式幫助解決校友回青遇到的實際問題。同時要求各區市、功能區將行動納入年度人才工作計劃安排。
建立校友回青服務保障機制。此次行動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原則,在線上依托“雙招雙引”社交平臺,建立校友回青對接服務專區,在線下構建校友回青需求限時回應、項目協同洽談、政策一站集成、問題頂格協調等為一體的閉環對接服務機制。同時,擴大人才服務專員規模,組建校友回青服務專員隊伍,建立“校友吹哨、專員報到”機制,全方位做好校友項目對接服務保障工作。
建立校友回青對接服務激勵機制。為調動區市(功能區)和校友組織的積極性,此次行動將校友資智回青對接服務工作情況納入對各部門、各區市及功能區“雙招雙引”工作考核范圍。同時,建立校友會招才招商成效評估獎勵制度,對促進人才項目對接落地成效突出的給予一定獎勵。(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