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4日訊 當你突然來了靈感,還沒有去做,結果卻被蚊子的一陣“嗡嗡”擾亂了心情;外出散散步,結果腿上多了好幾包,甚至在睡覺時,耳邊又傳來了嗡嗡嗡嗡……關于蚊子的話題,青島有關專家有什么最新說法呢?帶著這些話題,近日,觀海新聞記者趕到市疾控中心,請該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治科副主任馬小芳做了一一解答。
視頻攝制 史鑒
關鍵詞一
種類
青島的蚊子還是七種
開講前,馬小芳先給大家做了一個科普,世界上已知的蚊子超過3200種,我國記載的蚊子有360多種。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監測數據顯示,青島當時共有26種蚊子,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數量減少到了24種。從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島城的蚊子種類和密度呈現下降趨勢。近幾年的監控發現,青島常見的蚊子已經減少到了7種。分別是淡色庫蚊、白紋伊蚊、刺擾伊蚊、朝鮮伊蚊、東鄉伊蚊、中華按蚊、三帶喙庫蚊 。
在這7種蚊子中,淡色庫蚊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白紋伊蚊,在一些池塘還有一些中華按蚊,目前以這三種蚊子為主。此外,還有一些東鄉伊蚊,它們在數量上不占優勢。
“淡色庫蚊是在島城最常見的一種蚊子,它每年最早出現,最后消失。最大的特點就是夜間活動,飛起來嗡嗡作響。白紋伊蚊就是市民口中最厲害的‘海軍衫’,東鄉伊蚊,生活在雨水和海水混合的海邊。”馬小芳說。
根據市疾控中心的統計顯示,從2006年青島市蚊蟲監測數據來看,青島市成蚊5月下旬開始入籠,7月下旬和8月上旬達高峰,8月下旬和9月上旬蚊密度降低,9月下旬又達高峰,11月下旬不再入籠。所謂入籠,也就蚊子進入監測的籠中。
關鍵詞二
密度
今年的蚊子密度跟往年持平
“你知道嗎,人呼吸后會產生二氧化碳,蚊子能夠通過觸須和腳上的“感覺毛”,離著我們35米遠就能探測到二氧化碳,然后就朝我們飛過來。我們使用誘蚊燈就模擬這個過程,從而吸引蚊子落到集蚊盒上。”馬小芳說。
目前,島城共有3個國家級蚊蟲監測點,市北、嶗山、西海岸新區和平度市、萊西市也都有監測點。其中市區監測點設在醫院、街心公園和居民區監測,在郊區則要增加豬圈和牛棚監測點。
根據今年的監測發現,今年以來青島降雨量比較大,但是氣溫并不高,蚊子來的時間跟去年差不多,蚊蟲的密度大致跟往年持平。
關鍵詞三
蚊從何來,“水”知道
進入8月份,天氣逐漸升溫,降雨量增多,形成大量積水,為蚊子的孳生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市民到室外乘涼、擼個串、跳個廣場舞都會被蚊子“盯上”。夜晚安睡時,蚊子在耳邊“嗡嗡”叫,響起奏鳴曲,實在是擾人清夢。
你知道嗎?家里蚊子多,可能跟你的生活習慣有關系。
馬小芳介紹,蚊子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蚊四個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離不開水環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水體,蚊子就很難生長繁殖。
雌蚊子需交配一次,便可終生產卵。一只成年蚊子平均能產卵4次左右,每次產卵200枚,以此類推光“蚊二代”就有800只。在25℃左右的情況下,蚊子一周就能夠完成產卵、孵化幼蟲、成蛹再到成蟲的過程,一般情況下,蚊子的生活周期是一個多月,公蚊交配完就會死去,母蚊產完卵也會死去。
馬小芳介紹,蚊子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蚊四個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離不開水環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水體,蚊子就很難生長繁殖。
馬小芳建議廣大市民,特別一樓住戶可以這樣來驅除蚊子,庭院內外各類缸、盆、桶、罐、壇等儲水容器不用時應翻轉倒置,或加蓋密封,避免積水生蚊。
室內花瓶、水養植物至少每星期徹底換水一次,清洗植物根部。
徹底清理空調托盤、花盆底盤和地漏等積水。
廢舊輪胎可打孔或填泥沙,避免積水。
居民樓天臺等區域的排水孔和管道在雨后應及時疏通清理,避免積水。
定期檢查地下室,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積水生蚊。
關鍵詞四
會飛的蚊子
“是不是住的樓層高一些,蚊子就少一些呢?”對于這個話題,馬小芳介紹,2013年,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學家前往撒哈拉地區,花了617天捕捉采樣當地的蚊子。他們用氦氣球在距離地面40米到290米的高度設置垂直粘網。結果,他們捕獲了2748只蚊子,并且235只是可以攜帶瘧疾的按蚊屬。也就是說,蚊子可以飛到290米高的地方。被捕捉到蚊子超過80%是雌性,雌蚊子是會咬人的,90%的蚊子在飛行前吸過人血。
科學家最終得出結論,一只蚊子靠自己的飛行能力和風力,在9個小時的夜間飛行中,飛行距離可達295公里。
此外,曾有研究者選了4處不同位置的高層建筑,經過80多天的數據收集后發現,從1樓到31樓,所有樓層都有蚊子。
馬小芳介紹,蚊子過冬分為兩種方式,像淺色庫蚊、中華按蚊等成蚊就可以過冬,它們飛到防空洞里、電梯井里、下水道里都可以過冬;白紋伊蚊、東鄉伊蚊等是依靠卵來過冬,這些蚊子會把卵產到水邊的容器壁上,來年再繼續發育生長成蚊子。“那些在電梯井里的蚊子,就會跟著電梯來到高層,再就是還有一些室外的蚊子也會跟隨人進到家里。”
關鍵詞五
血型
馬小芳介紹,經過長期研究發現,蚊子叮什么人其實跟血型沒有關系。
蚊子偵測和定位目標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性化學物質等因素,小孩皮膚薄嫩容易招蚊蟲叮咬,再就是一些運動量大、出汗的人,最容易引起蚊蟲叮咬。穿深顏色衣服的人也更容易被蚊子叮。
關鍵詞六
大蒜、維生素B
沒有依據說大蒜味能驅趕蚊子。被蚊子咬了抹上大蒜汁,只能讓破損皮膚有辛辣刺激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維生素B1溶解后會有一股奇怪又惡心的味道,于是有人用維生素B1熏走蚊子。其實維生素B1根本沒有驅蚊防蚊的效果。一些驅蚊手環的實際驅蚊效果也不好,目前國家等級認證的蚊蟲驅避劑只有避蚊胺和驅蚊酯兩種。
關鍵詞七
驅蚊植物
還有市民在家中擺放一些驅蚊植物來驅趕蚊子,還有的擺放豬籠草來誘捕蚊子。其實大部分驅蚊草是香葉天竺葵,但是植物體內含有的驅蚊物質并不會主動釋放到空氣中,僅靠葉片散發出的氣味不能驅蚊。豬籠草對蚊子的捕獲效率實在太低,有時它們的捕蟲瓶甚至還會成為蚊子的滋生地,因此指望它們滅蚊實在不靠譜。
至于有人點燃干桔皮來驅蚊?這種防蚊辦法也不靠譜。在驅蚊問題上,建議市民還是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有農藥登記的、三證齊全(農藥生產許可證或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農藥標準和農藥登記證)的驅蚊花露水、蚊香等產品。
驅蚊花露水里的避蚊胺確實是種農藥,但其作為驅蚊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保證的。只要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按說明書正確使用,不會帶來健康隱患。
關鍵詞八
被蚊子咬了的危害
蚊子傳播80種疾病
蚊子主要危害是傳播疾病。據研究,蚊子傳播的疾病達80多種,在地球上,再沒有哪種昆蟲比蚊子對人類有更大的危害了。蚊子咬吸了含有病毒的人或動物的血液后,經過一個相當時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沒有免疫力的人時就可以使被咬者發病。
關鍵詞九
雙管齊下驅蚊大戰
馬小芳說,家里有蚊不要慌,物理化學手段雙管齊下。
房間安裝紗門、紗窗,阻止蚊子飛入室內;使用蚊帳,減少人蚊接觸機會;可使用電蚊拍殺滅蚊子,使用時應避免接觸明火。
根據實際情況可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蚊香、殺蟲氣霧劑等滅蚊產品,按照說明書正確使用。使用時應考慮孕婦、嬰幼兒、老年人、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人群和敏感人群的健康狀況。
馬小芳介紹,居民家中使用殺蟲劑應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避免兒童接觸。殺蟲劑含有可燃成分,遇到明火或高溫時容易爆炸和燃燒。避免與使用中的電蚊拍接觸,容易著火引發爆炸。電熱蚊香、氣霧殺蟲劑等無煙產品在室內使用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另外,常洗澡,及時擦去汗液,保持皮膚清爽,可以減少汗液氣味對蚊蟲的吸引;有汗污的衣物要及時清洗,可減少蚊蟲停留。
關鍵詞十
戶外防護不能少
馬小芳提醒廣大市民,到戶外活動時盡量減少皮膚裸露,避免在樹叢、草叢、樹蔭等陰暗潮濕的地方逗留;外出旅游時,盡量減少前往登革熱流行區域旅游。
另外,要是從登革熱流行區域回來后,密切關注是否有發熱、皮疹、頭痛、肌肉關節痛等典型癥狀,如果有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盡量不要出遠門。(青報全媒體記者 陳勇)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