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2月25日第5版
相關部門及區市就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作出回應
立即督促整改 做實做細服務

本報12月24日訊 本報11月27日刊發《“數字鴻溝”前,老年人有些蹣跚》報道,反映老年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存在就醫難、辦事難、出行難、通信難等問題,相關部門及區市就報道中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落實整改,做實做細有關老年人各項服務工作。
針對通信公司告知老年人更換智能手機問題,市通信管理局進行了調查。經核實,為減少營業廳業務辦理時間,聯通公司推出了“手機營業廳預約取號”,因解釋工作不細致和人員配備不到位,導致出現報道中的問題。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張立平表示,下一步,市通信管理局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專項檢查,督促企業落實《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中關于電信服務的部署要求,做實做細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項工作,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老年人不會使用打車軟件、路邊打車不便的問題,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袁海波表示,今后將在巡游出租汽車領域繼續保持電召、揚召服務,保障不會上網或沒有手機的老年人也能打車;充分發揮95128等電召服務作用,為老年人提供電話預約或即時叫車服務。對有固定用車需求的老年人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繼續倡導組織愛心車隊、雷鋒車隊等,提供“一對一”的結對保障服務。同時,建議國家層面鼓勵網約車平臺優化約車軟件,增強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降低操作難度,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
就老年人不會掃碼取廁紙問題,經落實,為避免浪費,青島海濱風景區管理處在人流量大的五四廣場、音樂廣場等公廁內安裝了智能“云紙”設備,如廁人員可掃碼按需取紙。市南區已要求責任單位加強人員管理,嚴格落實公廁保潔制度,不得提前下班,遇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設備時,應主動問詢并提供幫助。市南區政府副區長孫晉華表示,要著力緩解老年人在“智能化時代”面臨的尷尬和不便,提高便民智能服務的適老性,用傳統服務與智能化服務并行的方式,增加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針對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河頭村村民三次刷臉入社難的問題,經落實,李先生母親采集信息過程中,前兩次因為工作人員業務不熟練和網絡問題沒有采集成功,第三次才采集成功。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區委)常委、副區長顧清彌表示,將舉一反三,全區各鎮街在開展入社注冊工作過程中要進一步規范流程,提前做好告知和引導說明,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辦理熟練程度,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對于老年人網上預約就醫難的問題,即墨區政府副區長張偉表示,下一步,將在全區醫療衛生系統開展檢視自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同時,要求全區各級醫療機構把加強和改進老年人就醫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抓牢抓實,努力消除老年人就醫面臨的“數字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