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5日訊 “雙線齊發、六線聯動, ‘軌道上的青島’正加速奔跑,大青島的“骨架”初步搭成……”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這不僅意味著青島的立體交通網絡再添新動脈,也意味著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到更為便捷的軌道交通,尤其對于臨近地鐵周邊置業的市民而言,美好生活藍圖已經在向他們招手。

膠東站是青島地鐵8號線唯一一座高架車站,站內乘客絡繹不絕。劉棟 攝
“通經活絡,煥發生機?!彪p線開通后,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里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同時,城陽、膠州、紅島高新區等北岸城區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實現了與中心城區的快速連通。
“嘗鮮”首班車 過??醇胰?/span>
在當天的通車儀式現場,離正式售票還有一個多小時,青島北站就擠滿了前來等候買票乘車的市民,大家翹首以待,盼望著“嘗鮮”首趟列車,在等候的間隙,有的人彎下身,仔細研究著線路圖上的站點名稱;有的人拿出手機,與親朋友好友拍照留念,記錄下“雙線齊發”的精彩瞬間。
“盼了好多年,終于通車了,以前常在電影里看過海隧道的場景,就像科幻大片,如今我和老伴也來體驗一下,乘著地鐵過海究竟是一種什么感覺?!笔忻裢跖空f,她今年已經快70歲了,和老伴住在李滄區,還有個年邁的老母親和弟弟在老家膠州,“平時要回家看望老人,就得等孩子有空,開車送我們過去,路上少說也得兩個多小時,如今可方便了,我們從北站坐地鐵,不用一個小時就到了,以后可以每周都回去看望老人了,地鐵拉近我們家人之間的距離, ‘彈指間’抵達, ‘眨眼間’往返,已經變成了現實?!?/span>
上午10時,通車儀式啟動后,市民開始陸續買票進站,現場秩序井然,隨處可見志愿者引導、服務的身影。為方便市民乘客的換乘與出行,青島城運控股李滄巴士公司工會志愿者在青島北站東廣場附近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為出行的市民答疑解惑。“換乘收費以及出地鐵后公交的銜接問題,是當天許多乘客關心的話題?!睘榇耍驹刚邆兌歼M行了耐心的解答。
隨后,記者登上8號線地鐵,跟隨著市民蔣大爺體驗“鐵龍”海底穿行的“加速度”。從青島北站上車后,記者打開了計時器,跨海段(青島北站-大洋站)區間全長7.8km,用時僅6分鐘就跑完?!靶熊嚻椒€、噪音少、速度快,咱們青島的地鐵真是越來越舒適了。”蔣大爺伸出大拇指,連連稱贊,體驗了風馳電掣,海底穿梭的地鐵“蛟龍” ,蔣大爺不禁現場作詩一首:“雙北地下穿蛟龍,一站大洋海底行,助力高新速騰飛,中國青島傳美名?!?/span>

地鐵1號線車體采用天藍色和中黃色搭配,色彩明亮。劉棟 攝
地鐵雙線連接兩大機場 城市交通動脈再添活力
青島地鐵1、8號線是我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兩條骨干線,也是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的重要攻堅任務,8號線是我省第一批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1號線入列2020年省重大增補項目名單。
1號線線路全長約60公里,共設41座車站,線路南起西海岸峨眉山路站,北至城陽區東郭莊站,是一條過海線路,沿線穿越西海岸新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及城陽區,為連接西岸城區、東岸城區和北岸城區的南北向快速軌道交通走廊,可與軌道線網中的多條線路進行換乘,屬于國內少見的超長線路。其中,由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單位參與建設的1號線北段全長21.9公里,設車站15座,南起青島北站,終點至東郭莊站,串聯起青島北站、汽車北站和流亭機場等大型交通樞紐,加強了城陽區、李滄區和主城區的聯系,能有效解決城市南工北宿帶來的交通出行問題,緩解地面交通壓力,改善市民出行環境,并帶動沿線區域土地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
8號線線路全長61.4公里,共設18座車站,起點自膠州北站,終點至五四廣場,線路串聯膠州市、紅島高新區、李滄區、市北區、市南區等,是連接青島新機場、北岸城區、東岸城區的快速骨干線路。其中,由中國建筑、中國中鐵等單位參與建設的8號線北段(膠州北站至青島北站)48.3公里,設車站11座,其中大洋站至青島北站設有國內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8號線連接了膠州北站、膠東國際機場、紅島火車站、青島北站、五四廣場站等五大交通樞紐,將實現對外來客流的高效迅捷疏散,同時串聯沿線紅島新區和臨空經濟區等多個近期重點發展區域,并將膠州市納入地鐵圈,打造了膠州市到青島主城區的新通道。

運營里程躋身全國十強 北岸城區進入地鐵時代
軌道交通作為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市15個攻勢的基礎支撐,也是我市“學深圳、趕深圳”的重要指標和建設國家上合示范區、自貿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的需要。
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同步開通后,我市地鐵運營線路達到6條、246公里,運營總里程躋身全國前十名。雙線開通將進一步織密我市軌道交通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實現中心城區與城陽區、膠州市、紅島高新區等北岸城區的快速連通,有力支撐“全域統籌、三城聯動”的青島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為青島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地鐵動力和發展活力。作為跨區域連接線路,兩條線路開通后也將為外圍城市組團與城市中心地區的聯系提供經濟、快速和大容量的交通服務,將有力促進外圍城市組團的建設。
成功實施創新設計理念 車站裝飾裝修效果驚艷
青島地鐵集團創新團隊在國內首次提出地鐵車站“空間一體化”的設計新理念,并在1號線、8號線成功組織實施,將車站裝飾裝修、公共藝術、導向標識、服務設施、商業廣告等專業統籌一體設計,提高地鐵建設和運營服務品質。
1號線空間設計以“城市之光”為線路主題。藝術家運用斑斕的色彩、詩性的表達和抽象藝術手法,將百年青島的建筑、工業發展的記憶、城市的四季、海浪礁石、花卉等元素進行抽象化呈現,運用琉璃馬賽克、陶瓷拼切、金屬釉板拼合等工藝,營造出更為輕松愉悅、藝術化的車站空間。按照“見光不見燈”的設計原則,優化照明和燈具設計,最大化減少車站天花直射光源和地面反射光斑帶給乘客的不適感,營造出更為整體、舒適、藝術的光環境。在部分車站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用了弧形中板,實現了公共區“無柱”的突破,將更加高敞、通透、流暢的車站空間還給乘客,提高了乘客舒適度。
8號線空間設計主題定位是“時空夢幻”。藝術家著重提取青島的航空元素,將青島近百年航空發展的脈絡串聯,充分利用車站高敞的特點,大膽采用當代的、抽象的藝術手法,將紙鳶、飛行器、云朵、光紗等元素抽象化地融入車站空間中藝術品、燈具和裝飾等要素的設計中,通過幾何化的藝術造型和活力時尚的色彩,豐富了空間的藝術表現力,描繪出有未來遐想的、向往碧海天空的藝術空間,給乘客更為舒適愉悅、與眾不同的美學體驗。

新聞鏈接:
(一)首末班車時間
1號線北段:
青島北站:首班車06:15,末班車22:20?東郭莊站:首班車06:15,末班車22:15
8號線北段:?青島北站:首班車06:30,末班車21:30
膠州北站:首班車06:30,末班車21:30
(二)行車間隔
1號線北段:
工作日早晚高峰5分45秒,平峰8分。周末高峰7分20秒,平峰9分。? 8號線北段:? 工作日早晚高峰9分45秒,平峰16分15秒。周末16分15秒。
(三)票價情況及優惠政策
票價:青島地鐵票價政策采用里程分段計價,起步價2元,1號線北段全線最高票價5元,8號線北段全線最高票價7元,開通地鐵1、8號線北段后,線網換乘最高票價為10元。
人物對話
1號線首班車司機劉梁
記者:聽說你是個95后的“老司機”,請問你開地鐵多久了?
劉梁:我是1997年出生。2017年,我進入青島地鐵參與城軌駕駛培訓,取證后,2018年正式入職。開地鐵有兩年多的時間了,談不少是老司機,但先前有幸參與過11號線與13號線的開通,并在13號線的駕駛崗位上長期歷練,有了這些基礎,讓我順利完成首班車駕駛工作。
記者:為了駕駛首班車,是否早早就起床準備了?心情有何變化?
劉梁:要說準備,我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參與1號線的培訓。今天早上,我內心很興奮,也有點緊張,早上4點就起床了,4點20分出勤,然后在5點26分成功駕駛首班車,這雖然不是第一次“掌舵”首班車,但我內心仍然很自豪,也很有成就感,這是對我駕駛水平的證明。
記者:對于青島地鐵的未來,你有什么憧憬?
劉梁:我如今工作在城陽,平日定居也在城陽,但我的老家是在平度。看到1號線和8號線打通了膠州和城陽的“任督二脈”,我心里很羨慕,但我知道,青島也有一條通往平度的地鐵線,已經在規劃當中。未來,希望通往平度的地鐵能早日開通,讓我可以“開地鐵回家”。
8號線首班車司機 李炳展
記者:地鐵司機在開車時常用的手勢兩指向前,是有何作用?
李炳展 :這個手勢叫“手指口呼”,就是手到、眼到、口到、心到,要求司機把看到的每個信息都用手指到,用嘴說到,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每一項指令讓司機進行二次確認,以確保任何一個操作都做到萬無一失。
記者:8號線共有多少名司機,年齡占比如何?
李炳展:我們隊共有30名司機,整個8號線大約有一百多名,基本都是90后,我們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但是我們每一名隊員都沉穩、細心、技術過硬,因為我們深知責任重大,肩負乘客的安危,不敢有絲毫懈怠。
記者:開上了“通往家門口”的地鐵,你有何感想?
李炳展:地鐵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區域聯動、協調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期待著更多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帶給市民更多便利,助力企業和城市不斷發展,讓“通往春天的地鐵”真正實現無縫銜接,帶給人們更多的“幸福感”。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 記者 李彥宏 楊博文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