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5日訊 智能穿戴對于青島大多數市民來說,是新鮮且陌生的。在位于萊西市的翊科智譽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觀海新聞記者看到,只要接通坎肩的電源,同時在手機上下載APP,通過傳感系統的植入,可以檢測穿衣人的心跳、血壓、體脂含量、血氧飽和度等身體健康的基礎數據。

石墨烯被公認為21世紀的“未來材料”和“革命性材料”,具有“黑金”之稱。科學家預言石墨烯將掀起一場席卷全球的顛覆性新技術新產業革命,但說到實際應用,就必須提到石墨烯絕佳的導熱性能和抑菌性。
2010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為成功分離出石墨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今天,石墨烯產業奠基人、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顧問、原清華大學校長助理,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始人,山東南墅紫荊石墨烯產業研究院院長馮冠平教授,正帶領研發團隊將石墨烯帶入了商業化應用的康莊大道。
石墨烯作為一種稀缺的新型材料,具有超高的社會應用價值,被運用用航天科工、生物醫藥等尖端領域,而在民用方面,石墨烯電熱膜是大家最熟知的,廣泛運用到智能穿戴、及家裝設計中。
我國對石墨烯產業有著明確的規劃,提出了五大方面發展目標。預計到2025年,我國石墨烯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石墨烯消費國家。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我國石墨烯產業企業數量眾多,國內大型石墨烯企業已初步掌握了國際相對主流的石墨烯制備方法,少數企業已具備規模化生產的優勢。
山東南墅紫荊石墨烯產業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4月,是由清華紫荊產業研究院、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與萊西市南墅鎮人民政府共同創立,是青島乃至山東省首家清華系石墨烯研究院。
目前擁有全國石墨烯最豐富、技術陳列最多、建筑面積最大的石墨烯領域專業化展廳,集清華紫荊創新研究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烯旺科技集團等多個技術團隊的人才支撐和技術服務,全力助推萊西打造石墨烯產業集聚群,為半島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青島翊科智譽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AI人工智能穿戴和大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高科技企業。擁有一批頂尖的研發銷售高素質人才團隊,以技術為指導,以自主產品為核心,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推動行業發展,通過智能產品后臺云數據的搭建與開發,真正把“大智能+”、“大健康+”、“大數據+”與互聯網、物聯網完美結合,引領國內同行業,在雙方戰略合作的深入,必將在石墨烯產業及智能穿戴產業碰撞出新的火花,石墨烯智能穿戴產業定將進入快速成長期,千億市場指日可待。
由于石墨烯是新的材料之王,還處于適應、研發、推廣階段。石墨烯下游面臨“低端應用推廣困難,高端應用研發薄弱”的雙重尷尬。從某種意義上說,石墨烯下游應用能否打開,商業化應用能否提速,將決定著石墨烯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的未來。
“如何利用下游產業化應用的快速推進,來助力制備企業的健康運營和整個產業鏈的良性發展,已經成為擺在業界面前的新課題。”天津北方石墨烯產業研究院綜合部部長周杰認為,石墨烯應用端的作用非常重要。“先有市場,后有工廠。只有解決了應用端,才能推動上游原材料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石墨烯產業鏈進入良性循環。”
南墅紫荊石墨烯產業研究院與翊科智譽人工智能的合作正是通過利益捆綁,將多方動能最大化,以借此破解石墨烯產業化瓶頸。“我們將石墨烯下游應用從概念走向產品,投放市場,通過下游企業間的多維度抱團式破局從而倒逼上游的石墨烯制備工藝趨于完備。” 翊科智譽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兼CEO王思丁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