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智庫在對193個國家與地區經濟進行預測后得出結論,經歷新冠疫情后,中國經濟將在2028年完成對美國的“超車”,比去年預計的提前整整5年。這份報告隨即引發多家外媒關注,俄媒還在新聞標題中使用了“新時代”(new era)的字眼。

俄媒報道截圖據美國彭博社12月26日報道,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稱,在比西方國家更好地抵御新冠疫情后,中國經濟將比此前所預期的更快超過美國。

彭博社報道截圖路透社也援引“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報道稱,中美兩國經濟在經歷新冠疫情后的復蘇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路透社報道截圖該智庫周六發布的年度報告提出,按美元計算,世界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將在2028年交換位置,比一年前的預測提前了五年。“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經濟的一個主要主題就是中美之間的經濟和軟實力之爭。”報告寫道?!靶鹿谝咔榧捌鋷淼慕洕绊懀瑹o疑使這場‘競賽’轉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敝菐煺J為,中國早期通過嚴格封鎖“巧妙處理疫情”,以及疫情對西方經濟長期增長的打擊,都意味著中國的相對經濟表現有提高。政府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迅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而報告發現,“我們通常會將自己與其他西方經濟體進行比較,然后錯失最佳比較方式,尤其是在亞洲經濟體快速增長之際?!庇缎l報》援引智庫副主席麥克威廉斯(Douglas McWilliams)的話更具體解釋道:“其他亞洲經濟體的排名也在上升。對于在疫情期間表現相對較差的西方決策者來說,教訓就是,他們需要更多地關注亞洲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只盯著對方?!贝送?,“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給出的世界經濟排行榜還預計,中國可能在2023年成為高收入經濟體。印度則有望在這10年末期躍升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報告中,英國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從2024年起,英國將下滑至第六位。而在2020年,歐洲占全球前10大經濟體產出的19%,但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降至12%。如果歐盟和英國之間出現尖銳分歧,這一比例將更低。

彭博社截圖值得注意的是,在強調更多關注亞洲經濟發展的同時,《衛報》在報道中提到了中國人均收入水平與歐美國家的差距。而事實上,世界銀行今年5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按購買力平價(PPP)法計算,2017年我國GDP為19.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9.5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但中國統計學會對此指出,從PPP法看,我國2017年人均GDP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中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在9月2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就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并主持減貧與南南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回應表示,人類早已經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只有最后一個國家戰勝疫情,才是全球抗疫的最后勝利;只有最后一個國家擺脫貧困,才是國際減貧的最后勝利。中國將永遠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為全球抗疫合作以及全球減貧和發展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