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2月29日第5版
部分城市主干道因種種原因導致擁堵成為“常態”,市民不斷投訴,堵車狀況仍無明顯改善——
“路梗阻”:奈何“一堵好幾年”
①青銀高速李村段車輛擁堵近4公里。
②下午5時58分,記者蹭到黑龍江路合肥路路口后,平均車速為1公里/小時。
③海爾路與同安路路口,車輛排起“長龍”。
④12月24日晚高峰,西海岸新區濱海大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南側)車輛基本不動。
城市現代化,交通擁堵的現象也日益嚴重。青島自2014年起成立交通擁堵治理工作指揮部,推進道路整治提升、停車場建設與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公共交通治理等治堵、緩堵工作,讓城市交通更順暢。然而,部分道路堵點和擁堵路段仍然常年存在。
不少市民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車增多,基礎設施老舊,道路擁堵人們理解,但對一些新建路口擁堵或者長時間擁堵問題,多年沒有改進措施,甚至一些路段擁堵幾乎成為“常態”,令人難以理解。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本報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部分擁堵路段和造成擁堵的道路堵點。采訪中發現,有的堵點被市民連續反映多年,擁堵狀況仍然沒能得到改善,問題也遲遲沒能解決。廣大市民如有交通擁堵和道路堵點問題,可以繼續登錄觀海新聞客戶端或發郵件至qdrbyljdb@163.com反映,本報將選擇刊發,并轉交相關部門整改。
●探訪1:李滄區青銀高速李村段
青銀高速不“高速”
一刻鐘行車3公里
青銀高速是唯一一條深入青島主城區的高速公路,在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為G20。該高速公路的青島市區段于2000年建成通車,規劃設計為雙向6車道,是連接即墨、城陽與主城區的重要快速通道。近期,不少市民撥打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青銀高速接近李村收費站路段每天晚高峰堵車嚴重,擁堵路段長達4公里。
“我家在李滄區九水路,單位在即墨大信鎮,每天都要開車經青銀高速上下班,可青銀高速接近李村收費站三四公里的路段,每天下午5點至7點半都會大堵車,北向南三車道的高速公路有時竟然能堵出4公里。”家住李滄區的陳先生說,青銀高速李村出口路段每天晚高峰堵車已經成為常態,以前只是接近李村收費站匝道的兩個車道堵車,現在已經發展成三車道堵車,致使這里成了整條青銀高速北向南方向通行的瓶頸。
12月25日下午5時40分,記者來到廣水路通往月龍峰路的一座跨線橋。該跨線橋從空中橫跨于青銀高速上方,此處距離李村收費站尚有3.4公里。此時天色漸黑,站在跨線橋上俯瞰,青銀高速公路北向南方向的道路上擠滿車輛,完全看不出是一條封閉的收費高速公路,儼然就是主城區擁擠的主干道。因為車輛全部亮起剎車燈,整條道路通紅一片,一眼望不到頭。而此時的南向北青銀高速上車輛相對較少,過往車輛能保持高速通行。
為體驗這段高速路的真實通行狀況,記者駕車趕往青銀高速的城陽區夏莊入口,駛入高速公路。城陽區段的青銀高速雖然車輛也比較多,但車輛仍能保持在七八十公里的時速。傍晚6時15分,記者駕車駛過丹山特大橋,接近王沙路時,發現前方車輛開始減速,此時距離青銀高速李村收費站尚有7.5公里。
傍晚6時25分,當記者行駛至距離李村收費站4.7公里時,前方車輛剎車燈頻繁亮起,道路開始出現擁堵。所有車輛不斷剎車啟停,斷斷續續向前行駛。記者留意了一下電子導航地圖,此處到李村收費站的青銀高速北向南整條路段,全部顯示為代表堵車的深紅色。高速公路的3條車道全部擠滿車輛,每輛車的前后距離不到1米。前方車輛啟動前進時,后方車輛必須趕緊提速跟上,不然空出車位就會被變道過來的車輛插到前面。記者留意到,由于整條道路擁堵,不時有車輛違法占用右側應急車道快速沖過去。
越是靠近李村收費站,道路擁堵情況越明顯。傍晚6時44分,記者車輛終于駛出青銀高速李村收費站。記者測算了一下,在最后3公里的青銀高速上,通行時間為15分鐘,如果按照高速公路正常時速100公里計算,3公里路程用時不會超過兩分鐘。
“青銀高速市區段建成初期,只是這一條高速公路的進出通道,近幾年青新高速和龍青高速通車,在北線并入,使青銀高速市區段車流量大增,導致李村收費站附近路段擁堵嚴重,直接影響到駛往青島東收費站的車輛。”陳先生說,“希望主管部門改造拓寬李村出口匝道,緩解交通擁堵,讓高速公路成為真正的高速通道。”
●探訪2:市北區黑龍江路合肥路路口
道路打通車量增
行車時速1公里
近年來,新都心片區發展迅速,人口不斷增加,交通出行需求。為改善區域道路交通環境,均衡交通流量,交警部門近日將黑龍江南路合肥路路口渠化為標準十字路口。借此路口,合肥路和懷遠路的車輛可以直接互通。然而,有讀者撥打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路口改造后經常性陷入擁堵問題,影響了區域正常運行。
下午6時許,懷遠路上一片擁堵。
按照讀者提供的線索,12月25日下午5時15分,記者驅車前往該路口。記者的車輛由株洲路190號駛出,沿科苑經四路、玉龍路、深圳路、合肥路行駛。當日正值周五,路上通行的車輛不少,記者注意了一下,自己的車輛平均時速為9公里。
過了合肥路寧安路路口后,路上車輛密度明顯增加。記者抬頭望去,眼前是一片剎車燈。此刻為下午5時44分,手機導航地圖顯示,此地距離合肥路黑龍江路路口僅有330米,通行時間預估10分鐘。
實際情況更加糟糕。記者的車輛在這段短短的道路上走走停停,下午5時58分才蹭到了黑龍江路合肥路路口,比導航軟件估計的時間還多了4分鐘。行車電腦顯示,在寧安路至黑龍江路之間的合肥路上,記者車輛平均時速僅為1公里。
黑龍江路西側的交通狀況也不盡如人意。經過一個100多秒的紅燈后,記者終于通過路口,進入懷遠路。手機導航地圖顯示,此刻,區域內的懷遠路、寧鄉路、寧鄉支路、臺柳路全部處于擁堵狀態。其中,懷遠路臺柳路路口通行秩序稍好,因為有多名交警執勤,車輛通行比較有序。其西側的懷遠路與寧鄉路路口則是一塌糊涂。因為沒有交警現場疏導,車輛在路口擠成一團,連續多個紅綠燈周期都動彈不得。
家住新都心居民區的周先生告訴記者,如此擁堵的狀況在黑龍江路合肥路路口改造完成后就出現了。擁堵主要集中在每天的交通晚高峰時段,周末時候尤其嚴重,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在周先生看來,黑龍江路合肥路路口打開的同時,有關部門沒有對區域交通進行整體有效的適應性改造,是擁堵的主要原因。
“黑龍江路合肥路路口一打開,合肥路和懷遠路就通了,從合肥路和重慶路東西兩個方向進入新都心的車輛都增加了,但是區域交通設施短板沒有及時補齊,加劇了交通擁堵。”周先生認為,一是寧鄉路斷頭,向西南方向行駛的車都得借道臺柳路,加大了臺柳路的壓力;二是懷遠路和臺柳路路側停車的存在,擠壓了有限的道路資源;三是合肥路黑龍江路路口合肥路東進口道路收窄,由雙向六車道減為雙向五車道,“卡脖子”道路降低了路口通過效率。此外,部分駕駛人爭道搶行,也是造成區域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
“新都心地理位置重要,過往的車輛會越來越多,希望有關部門抓緊時間調研改進,不要讓這種擁堵持續太久。”周先生表示。
●探訪3:嶗山區海爾路
為躲避擁堵路段
下車步行兩公里
早晚高峰乘車途經海爾路,尤其是經過海爾路與同安路路口的市民,一定對這條路的擁堵深有感觸。近日,由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以及多家機構共同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青島同安路與海爾路路口在全國主要信控路口停車延誤中排名第28位,成為我市主要信控路口停車延誤最久的路口。12月25日早晚高峰時段,記者兩次驅車探訪該路段。
早晨8時,記者首先沿同安路自西向東行駛。前方等待過紅綠燈的車輛排隊到國信體育場西北2門。5分鐘后,車輛走走停停行駛了200米,通過同安路和勁松八路路口,但過路口后依然擁堵。從開始擁堵到通過同安路與海爾路路口,這一段行程共440米,用時約12分鐘,平均時速為2.2公里。
記者沿海爾路自南向北行駛時,道路十分暢通,而對向車道嚴重擁堵,車輛排隊至跨海大橋高架路的海爾路跨線橋。記者車輛通過海爾路跨線橋下橋匝道時,前方出現一起兩車刮擦的交通事故,導致海爾路跨線橋北向南方向嚴重擁堵,車流看不到隊尾。記者留意到,由海爾路橋下駛入的車輛與跨線橋下橋的車輛多有交叉,存在事故隱患,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加重擁堵。
8時18分,記者駛過事故現場沒多遠,就陷入車輛排隊之中。車輛走走停停,8時29分才通過海爾路與同安路路口。這1公里的路程,記者用時12分鐘,平均時速5公里。通過同安路路口后,海爾路上車輛依然緩行,但較海爾路北段的通行速度要快。從同安路至銀川東路的海爾路路段,長度約800米,記者開車用時近5分鐘。“這段路真是太堵了,走路都比坐車要快。”海爾路銀川東路路口一酒店客房主管告訴記者,她每天8點半上班,為了不遲到,要提前3站在海爾路遼陽東路站下車,步行約兩公里去單位。
傍晚時,記者再次駕車沿海爾路北向南行駛。至同安路路口約770米路程,總共耗時12分鐘,平均時速不到4公里,明顯比記者早晨通過該路段時更加擁堵。記者注意到,在海爾路埠東佳苑東門以南的位置,路邊有一段較窄區域,附近設有禁停標志,但依然有車輛在此違停,給交通增加擁堵。
●探訪4:西海岸新區濱海大道
道路周邊人流密集
1公里行駛35分鐘
西海岸新區濱海大道的中國石油大學南門至積米崖碼頭段,早晚高峰堵車已是常態。一段2.5公里的路,快則半小時,慢則近1小時。據介紹,濱海大道是貫通西海岸新區東西部,進而連接青島主城的交通干線,而此處的交通“梗阻”引來不少市民“吐槽”。
近日,記者就西海岸新區濱海大道“堵車”問題進行實地采訪。多名市民表示,“濱海大道堵車是個‘老毛病’了,相關部門需要拿出切實的舉措解決這個問題。”在青島政務網市政府信箱,市民也留言:“濱海大道通行能力難以與新區的交通需求量相匹配。”
12月24日晚6時30分,記者驅車由太行山路進入漓江西路,車輛行駛至石油大學附近時,導航軟件提示即將進入“嚴重擁堵路段”。此時,漓江西路由東向西行駛的車輛已經排起“長龍”,四個車道遠遠望去儼然就是一個停車場。其間,不少司機抓住一切能變道前行的機會,實現“彎道超車”,而由此帶來的鳴笛聲在車輛中間此起彼伏。晚7時,記者車輛緩慢移動至江山南路路口,而這一段不足1公里的路,竟行駛了35分鐘。
記者行駛至濱海大道與江山南路路口時,看到一名交警正在指揮路口交通,制止了濱海大道西行的車輛,放行從江山南路左轉至濱海大道的車輛。當記者的車輛駛過江山南路路口之后,濱海大道由4車道變為5車道,但靠近濱海大道雙黃線的3個車道依舊行駛緩慢。從江山南路至昆侖山南路大約1.5公里路程,行駛了近20分鐘。
記者通過電子地圖查看,太行山路至昆侖山路的濱海大道全長近3公里,道路兩側分布有唐島灣濱海公園、中國石油大學、3個大型商超、積米崖漁人碼頭,以及多個大型居民區,人流車流在此集聚。“最擔心的就是早晚高峰這段路上發生交通事故,雖有交警協調快速挪車,但瞬間涌來的車輛可能將堵車變成‘死疙瘩’。”市民孫先生說,他下班回家,得先把車停在井岡山地鐵站附近停車場,然后坐地鐵到靈山衛站,晚高峰開車不知道幾點能到家。
濱海大道作為一條連接西海岸新區東部和西部的交通干線,車多人多是“堵車”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太行山路至昆侖山路的濱海大道路段周邊道路分流不暢,也直接加劇了濱海大道的擁堵。“原來車輛可從昆侖山路進入長江西路,現在‘長昆立交’施工,昆侖山路的分流功能沒有了,車輛只能沿濱海大道進入峨眉山路,或者繼續前行駛入江山南路,然后進入長江西路,導致濱海大道堵車更為嚴重。”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
今年11月底,有市民在青島政務網市政府信箱發送《關于濱海大道嘉年華到昆侖山路擁堵的建議》郵件。西海岸新區回復:目前造成濱海大道部分路段(主要為江山路至昆侖山路段)擁堵嚴重的主要原因,是因長江路的“長昆立交”項目施工。從11月26日起,將長江路峨眉山路至昆侖山路段道路進行了封堵,封堵后導致大量車輛通過濱海大道向東西方向疏散,日增加通行車輛2萬輛以上,致使濱海大道江山路至昆侖山路段交通擁堵更加嚴重。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 正
記者點評
路可堵,治堵之路不可堵
為讓城市交通更便捷暢通,青島2014年就成立了交通擁堵治理工作指揮部,在道路整治提升、停車場建設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公共交通治理等方面,開展治堵、緩堵。但是,一些道路堵點長期存在,為市民所詬病。
治堵、緩堵是共識,然而,一談具體操作,一些部門容易將其歸咎于路網建設不完備、車輛增長太快、行車者文明素質不高等大而化之的問題,最后將道路擁堵定性為“頑疾”,致使擁堵成為“常態”,招致群眾不滿。
擁堵非一日之寒,堅冰解凍自然非一日之功。“頑疾”治療艱難,并不是放棄治療的借口。路可堵,治堵之路不可堵,只要有日拱一卒的精神,大路通天的愿景就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