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9日訊 寒潮來襲,青島出現了降雨降雪、冰凍天氣,給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困難。雨雪寒潮天氣如何防范應對?青島市應急管理局提醒您學會安全防范!
氣象災害——寒潮
寒潮是指冬季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寒潮襲擊時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并伴有大風和雨雪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群眾生活和人體健康等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
寒潮主要危害
1.寒潮大風:寒潮大風是由寒潮引起的大風天氣。風力通常為5-6級,當冷空氣強盛或地面低壓強烈發展時,風力可達7-8級,瞬時風力會更大。
2.寒潮凍害:寒潮天氣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劇烈降溫,低溫能導致作物凍害、河港封凍、交通中斷,常會給工農業帶來經濟損失。
3.寒潮雪災:在寒潮過程中,最突出的天氣是降雪(雨)、大風和劇烈降溫。
應對方法
1.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的保暖。
2.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3.老弱病人,特別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盡量不要外出。
4.采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氣中毒。
5.應加強天氣預報,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6.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使海上船舶及時返航。
7.事先對農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準備。
寒潮預警標識

48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8℃以上
最低氣溫小于等于4 ℃
風力可達5級以上

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0℃以上
最低氣溫小于等干 4 ℃
風力可達 6 級以上

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2℃以上
最低氣溫小于等于0 ℃
風力可達6級以上

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6 ℃以上
最低氣溫小于等于0 ℃
風力可達6級以上
2、氣象災害——暴雪
暴雪指自然天氣現象的一種降雪過程,它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暴雪預警信號分為四種: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當暴雪天氣來臨時當地政府部門應做好暴雪預警信號應急預案,提醒人們做好各方面應對措施。
暴雪預警標識

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或者己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

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6毫米以上,或者已達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

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

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5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
暴雪主要危害
1.暴雪及其伴隨的大風降溫天氣,會影響居民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會破壞交通、通信、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使城市斷電、斷水、壓塌建筑物。
2.會凍死、凍壞農作物、牲畜,會加重蟲病害的發生,影響來年產量和品質。
應對方法
1.大家盡量待在室內,不要外出。
2.遠離廣告牌、臨時搭建物和老樹,避免砸傷。
3.如果發生斷電事故,要及時報告電力部門迅速處理。
4.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等停航或封閉而耽誤出行。
5.非機動車應給輪胎少量放氣,以增加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
6.駕駛汽車時要慢速行駛并與前車保持距離。車輛拐彎前要提前減速,避免踩急剎車。有條件要安裝防滑鏈。
3、氣象災害——凍雨
凍雨(氣象學名雨凇)是一種低于0℃但未凍結的過冷卻水滴,是來自于高層冰晶云層中的雪花,遇到了高于0℃的氣層,融化成“雨滴”繼續下降。進入近地面氣層時,由于遇到低于0℃的氣溫,一部分可能凍結成“冰粒”,但大多數卻來不及凍結,成了低于0℃的冷卻雨滴,落到地面,在一些低于0℃的物體上“安家落戶”,凍結成雨凇。
凍雨主要危害
1.公路交通因地面結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
2.田地結冰,會凍斷返青的冬麥,或凍死早春播種的作物幼苗。另外,凍雨還能大面積地破壞幼林、凍傷果樹等。
3.凍雨大量凍結積累后能壓斷電線和電話線,嚴重的凍雨會把房子壓坍,飛機在有過冷水滴的云層中飛行時,機翼、螺旋槳會積水,影響飛機空氣動力性能造成失事。
應對方法
1.當凍雨發生時,要及時把電線、電桿、鐵塔上的積冰敲刮干凈。
2.在機場,要及時清理跑道和飛機上的積冰。
3.對于公路上的積冰,及時撒鹽溶冰,并組織人力清掃路面。
4.人們應盡量減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5.凍雨天氣里要減速慢行,不要超車、加速、急轉彎或者緊急制動,應及時安裝輪胎防滑鏈。
4、低溫雨雪冰漲天氣如何防滑?
人員防滑常識
1.及時清除裝置、道路、樓梯、通道上的積雪、結冰。高空冰凌也要及時清理,清理原則是先高空后地面。
2.在主要通道上設置防滑設施,如防滑毯、防滑墊等。
3.在存在滑倒風險的地方。設置安全提示標語。
4.冬季雪天出行應穿防滑鞋,在馬路人行道上行走,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步幅要小,雙臂來回擺動能起到平衡作用。上下樓梯時,必須扶好扶手,沿梯階逐級上下。
5.如果不小心摔倒,盡量別用手腕去支撐地面,這種摔倒姿勢最容易造成手腕骨折,可用胳膊肘作支撐,同時要注意保護頭部不被碰到。摔倒后也不要急著起來,檢查一下身體哪些部位疼痛。一旦骨折,切不可亂揉亂動,應用圍巾、書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立即到附近醫院治療。
騎自行車防滑常識
1.駕駛摩托車防滑常識
車胎氣不可太足,將氣放至平時充氣量的2/3為好。盡量放低車座,與前面車輛保
持3米以上距離,防止前車滑倒絆著自己。不要急剎車,否則會使車輪打滑、失去平衡。
駕駛摩托車防滑常識
1.駕駛者進入彎道欲剎車時,盡量多用后剎,因為前剎容易發生側滑。剎車時盡量使車身與路面保持垂直,經過結冰嚴重的地段時盡量不要剎車,最好用油門控制車速。
5、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公路安全行車技巧
雨雪天公路行車須注意以下六點:
1.出車前應加強對車況的檢查,特別是燈光、轉向和制動系統應有效可靠。為防止車輛甩尾,可將前后輪制動器調整為同步制動。
2.上高速公路前應盡量了解最近的天氣情況和沿途道路通行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行程。上高速公路后也要注意觀察路面上可變情報板的提示,并按照路面上的提醒信息行車。
3.嚴格保持行車間距,特別是冰雪路面的阻力很小,在冰雪路上轉彎或下坡時必須將車速控制在能夠隨時停車的低速;加速或減速時,加減油門都應緩慢,以防打滑。駕駛員應根據地形、車速和載重量等,與前車保持正常行駛距離的2倍以上。
4.如果中途遇到雨、霧、霜、冰雪等惡劣天氣,車輛內外溫差較大,前擋風玻璃出現霧氣時,千萬不可拿出棉布、毛巾,邊開車邊擦拭玻璃上的霧氣,因為一個小動作可能引來大禍。應利用車內空調器調節車內溫度,消除擋風玻璃上的霧氣,以免影響開車視線。
5.途經事故路段堵車現象嚴重時,要減速慢行,加大車距,按序行車,不要隨意變更車道超車和在硬路肩上行駛。
6.遇到有打滑現象,不要急剎車,不要猛打方向,要降低車速,同時進行點剎,讓車慢慢停下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