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在新發展格局和RCEP簽署的大背景下,青島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也不斷吸引著外部資本。如何向資本市場更好地展示自己?青島有了新的答案。
12月29日下午,智慧互聯產業基金(前海母基金的5 G版塊)等8只基金負責人來到青島,參加由市科技局牽頭主辦的“知名基金投資青島”沙龍活動。

前海母基金總裁高宏亮蒞臨現場,坦言此行的兩個目的:第一,直接投資青島;第二,和青島的企業一起研究,如何向資本市場更好地展示自己,讓青島更容易找到資本,讓資本更好地投資青島。
這并不是一次簡單的沙龍。在知名投資人看來,如果說青島舉辦的“創投風投大會”等大活動是開學典禮,那么,“知名基金投資青島”沙龍就更像是常規課堂,通過更加追求務實、常態化、持續性地開展,不斷給青島資本市場帶來活力。
1、資本來到青島,
是因為能夠滿足大家的“胃口”
“知名基金投資青島”沙龍第一季共有8只基金參與,其中不乏國內知名基金。國家軍民融合基金、前海母基金、智慧互聯產業基金……這些基金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和5G智慧互聯等國際前沿課題,基金總規模從幾億到千億不等。

資本不會無緣無故來到青島。在高宏亮看來,這些基金之所以來,是因為青島設定的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總體目標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這個目標符合時代潮流,符合青島特征特點,也符合當今和今后資本市場的胃口。
圍繞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青島已經有了不同業態的布局,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創業企業。國內投資人可以從不同角度細化不同業態下的項目內容,比如說工業互聯網下的“五新”——新連接、新能源、新材料、新安全和新算計。圍繞這些內容和青島企業進行具體的交流和對接,對投資人來說,更加有的放矢。
其實,今年以來,這種資本對接的活動在青島越來越頻繁地上演:小米科技投資億聯客;阿里投資聚好看;洪泰資本的當家人盛希泰、春光里的創始人楊守彬成了青島的“城市合伙人”;“清華系”的啟迪科技城成為雙星混改的戰略投資者;國調基金、國新資本、鼎暉投資等國內知名基金聯手進軍卡奧斯、特來電;華為、騰訊、阿里等產業巨頭分別布局青島中電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數字青島建設有限公司和青島易觸科技……
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實際利用外資達285.7億元人民幣、增長4.4%,到賬內資達1450.3億元人民幣、增長12.3%,僅今年一季度,青島就有16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
從深圳來到青島,讓高宏亮印象深刻的還有,省外基金在和青島不斷發生聯系的同時,青島本土的創投風投也在進一步得到重視。就本次沙龍而言,8只基金中有青島市市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山東省海創千峰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等本土基金。
很顯然,“既讓外來的和尚好上香,又讓本土的專家受重視”,青島對創投風投環境的營造,與創新創業城市的打造相輔相成。
與會投資人認為,目前青島正處于進一步打破傳統、盡快適應創投風投發展關鍵理念和規則的重要階段,也是大力推進創投風投更快發展的關鍵階段。當下,傳統的基金與企業走訪對接效率較低,隨著了解和愿意投資青島的投資人越來越多,“基金投資青島”的集中溝通方式也顯得更加合適。
因此,與青島近幾年舉辦的“創投風投大會”等大活動不同,“知名基金投資青島”沙龍立足青島,將更加追求務實、常態化、持續性地開展,不斷給青島資本市場帶來活力。
2、“基金看待企業”的角度,
將不斷縮小青島企業跟資本對接的差距
基金來到青島后,如何與青島創業企業產生交集?換句話說,基金進行投資,有怎樣的選擇標準?
在“知名基金投資青島”沙龍項目初選會環節,智騰科技、羅博智慧筆、安龍生物、鐳視光電和佳恩半導體等5個島城項目進行了宣介,也在基金負責人的問詢下提供了“標本”。
“羅博智慧筆”是一家主營智能紙筆技術的智慧教育企業。當被問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時,公司負責人答道:“我們專注和專業。”高宏亮微微一笑,毫不留情地批駁:這樣回答可不行,養豬也專注專業。
鐳視光電顯然表現更好。公司以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硼酸鈣氧釓晶體為核心,生產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新型自倍頻晶體材料,并以此開發出多種以自倍頻晶體材料、光電子材料等新型材料為核心的激光模組產品,是世界最大綠光激光器生產商,世界唯一橙色激光規模生產商。
“市場規模有多大?行業發展排名第幾?儀器設備國產化率如何?”這些都是基金負責人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基金進行投資一般有三個標準:第一,看公司的創始人和關鍵團隊,這是選擇創業企業進行投資的業界統一標準;第二,看公司的發展空間和核心技術。基金進行投資,一定會關注企業從事什么行業,愿意支持天花板比較高、發展空間比較大的企業;第三,公司要會“賣”,即公司要具有一定的市場追蹤能力和銷售能力。

面對青島的一些創業企業不善于自我宣傳的“囧態”,持續不斷地舉辦“知名基金投資青島”沙龍或將是一劑“特效藥”,國內知名基金負責人將不斷分享“基金如何看待企業”的經驗,幫青島的企業更好地向資本市場宣傳自己,縮小青島企業跟資本市場對接存在的差距。
資本的到來是對青島這座城市發展潛力與能力的最大認同。一年間,青島從政策體系、營商環境再到產業生態、城市氛圍的營造上全方位協同發力,激發了創投風投機構來青合作的熱情。而資本在城市與城市間、城市與企業間、企業與企業間搭建起的信息、人才、技術、市場、管理等平臺,將賦能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面對青島營商環境優越,城市感召力、吸引力顯著提升的大環境,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投資青島充滿信心。主動融入青島開放發展大勢,積極推進資本在工業互聯網、經略海洋、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合作,對投資人、對青島來說,都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作者 | 勛祥 編輯 | 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