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2月30日訊 “發大禮包了,還是盲盒,太神秘了!”青島李滄路小學校園里,傳來陣陣學生的歡呼聲,原來是學校要給他們發放“蒙養書簽”兌換的大禮包了,而大禮包以“盲盒”的形式發放,更增添了一些神秘感。

“哇,我拆到了校長親筆寫的祝福書簽!”學校五年級5班的崔伊銘激動地跟小伙伴分享喜悅,減壓筆、中性筆、蛋糕橡皮、尺子……“盲盒”應有盡有,滿是驚喜。一年級3班的孫鈺涵則表示,獎品都是靠自己平時的努力與堅持換來的,其中還有她最喜歡的“櫻桃蘿卜”小盆載。

學生們為什么會收到盲盒呢?記者了解到,青島李滄路小學起源于1907年的蒙養學堂,今年學校制定實施了“蒙養小學士”養成計劃,孩子們通過課堂表現、一日常規、參與校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可以獲得學科、文明禮儀、主題活動、校園節、實踐活動等5種“蒙養書簽”,“蒙養書簽”可以兌換大禮包。

課堂上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可以獲得學科蒙養書簽;微笑問好,公共場所不喧嘩,就有機會獲得文明禮儀書簽;勤儉節約,參與“光盤行動”可獲得“勤儉”主題活動蒙養書簽;積極參與科技節系列校園活動就可獲得科技節蒙養書簽。每個學期,學校會組織兩次兌換活動,孩子們根據獲得“蒙養書簽”數量來兌換相應的獎品。兌換獎品里還有許多“非物質獎勵”,比如做一天校長助理、班長,或者免作業卡等。

“每一張書簽,都是一段記憶。比如這張數學學科蒙養書簽,就是十一假期期間,制作數學思維導圖的意外收獲,是它讓我領略到了數學的深奧與魅力。”六年級3班的張沐辰說。三年級1班的呂依凡兌換了最多書簽獎品,也非常激動。她說平時不太敢表達自己想法,在老師的鼓勵下,她嘗試著站起來回答各種問題,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獲得了各類書簽,也收獲了自信,還兌換了超級大禮包。

據介紹,學校通過“蒙養書簽”評價方式,蒙以養正,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給孩子搭建平臺,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不同數量的“蒙養書簽”,這些“蒙養書簽”也是孩子們的最愛,更是孩子們努力付出的最好見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