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31日2版
梳理思路明確打法 聚力攻堅“項目落地年”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側記
12月30日,突然到來的“速凍”模式讓青島提早感受到寒冬的滋味。但猶如四季更替,寒冬過后定有春意。在當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人們已經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青島新一年發展的濃濃春意。
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梳理了思路,也為2021年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謀劃了任務。“項目落地年”的明確定義,讓與會代表看到了青島直面挑戰、奮力開啟“十四五”的堅定信念;清晰的重點工作“路線圖”,圈定了明年經濟工作的新路數、新打法,一幅用創意創新創造繪就的發展藍圖已然鋪展。
上下同欲 讓工作落實落地
從上午到傍晚,會議時長超過了7個小時,然而會場始終洋溢著激越的氣氛,多位代表都用“振奮”表達了參會的心情,“項目落地年”也成為大家談論的關鍵詞。
“會議內容振奮人心,從思想認識到具體打法路徑,繪出的工作框架結構清晰、內容翔實。”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姜水清感慨地說,“從去年起,我們一直被創意創新改造頭腦,一次次的頭腦革命使上下同欲擔使命。我理解會議提出的‘項目落地年’,就是在統一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抓工作落實落地,我感受到了新打法的魅力和爆發力,相信明年青島會有大收獲。”
“2020年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大家打招呼時常常感嘆‘真的不容易’。今天通過會議傳遞出的信息讓我對明年有了更多的期盼和信心。”市北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永國說,2020年市北在發展中找到了新定位,明年將圍繞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重點抓好工作落地落實。
海洋是青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焦明偉表示,2020年,市海洋發展局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海洋攻勢,高標準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新的一年,我們還應對涉海產業政策進行更精準的研究,加大諸如海工裝備、海洋食品等精準政策梳理,進一步推動海洋產業發展。”
青島藍谷管理局局長肖焰恒從會議中找到了藍谷“經略海洋”的發力點。肖焰恒認為,作為青島“經略海洋攻勢”的主陣地,藍谷優勢得天獨厚,建議支持藍谷加快海洋科技城建設,發揮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的引領作用,加快海洋高端技術成果在青島的轉化,“明年是項目落地年,也是工作落實年,藍谷要從本次會議中進一步找準定位,把會議精神貫徹到新一年的工作當中。”
用好平臺 融入新發展格局
青島在“大循環”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具有獨特的“雙節點”價值,疊加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RCEP簽署等一系列開放機遇,無疑將為這座城市打開更廣闊的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空間。
新的一年,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會議為青島深度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指出了方法,讓與會者對青島繼續乘勢而上充滿信心。
“會議要求我們深入研究RCEP簽署究竟會帶來哪些機遇、蘊含哪些政策,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如何用足用好這些政策。這對青島企業抓住開放新機遇、實現新發展來說很關鍵。”青島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石勇表示,“在RCEP之前,我們有中韓、中澳等自貿協定,但是企業對于其中規則的利用率并不高。機會稍縱即逝,作為開放的前沿陣地,我們要加大對企業的指導力度,提高利用RCEP的意識和能力,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今年,在推動對內、對外雙向開放縱深發展的過程中,青島把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作為積極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簽署40多個合作協議,設立1000億元規模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一體化進程駛入“快車道”。明年,著眼于把膠東經濟圈努力打造成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青島將更加積極作為。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首先是交通一體化。”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虎成表示,“下一步,我們要用好基金,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膠東五市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建立多式聯運中心,加快推進公交化的市域列車運行,構建外部與國際國內暢通、內部五市快捷通達的綜合運輸通道,打造海陸空鐵‘四網聯動’,以交通先行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開路。”
提升青島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能級,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青島要增強國際客廳服務開放發展能力”,當天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達了這一要求。“這讓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蘇滿表示,會議為2021年青島商務領域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新的一年里,商務系統將創新打法,充分發揮國際客廳的作用,適應開放形勢需要,搭建線上線下、國內國外常態化對接平臺。
建言獻策 助力發展信心足
尊重企業家,成全企業家的創意創新創造是青島2020年經濟發展中最悅目的亮色之一。1-11月,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2.3%,遠高于全省、全國水平。本次會議,企業家們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角”。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環保、外貿、金融等領域的企業家、商協會代表參加會議,并深入討論,紛紛建言獻策。
青島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福軍用“熱血沸騰”來形容這場會議后自己的感受。作為行業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應用企業,乾程科技正引領行業向工業互聯網轉型升級。結合企業自身發展情況,陳福軍建議,青島在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方面的政策內容可以更具體一些、力度可以更大一些。
盒馬鮮生目前在青擁有7家門店,并于今年將高品質示范性區域總部設在青島。青島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張金菊對會議提到的積極培育壯大“四新”經濟感觸最深。“我們明年將在青島繼續擴大開店規模,并計劃將旗下新業態引入青島。”張金菊表示,盒馬也將借助青島開放創新的形勢,融入新發展格局,助力青島新經濟產業發展和升級。
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是持久激發城市活力的重要方法和路徑選擇。與會金融行業代表紛紛表態,要為青島經濟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中國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白華鋒十分看好“項目落地年”的目標,他表示,將積極發揮進出口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的作用,支持外貿企業發展,支持制造業項目“走出去”,助力青島穩增長、調結構。
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行長俞群表示,中國銀行將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在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工業互聯網建設中加大業務支持力度,為青島區域經濟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會議在瞄準13條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時,專門提出每條產業鏈由1組銀行助力,這對于我們銀行來說是更好的發展機遇,我們將繼續加大資源的投放,支持實體經濟、支持制造業、支持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交通銀行青島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董瑩說。
行業協會商會架起了企業微觀主體和政府宏觀調控主體之間的橋梁。會議中提到軌道交通產業要“爭創國家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秘書長王昊非常振奮。“我感受到了青島對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寄予的厚望,協會作為這一集群發展的促進機構,將通過完善自身軟硬件建設,推動會員企業間的合作交流,提升集群主體網狀協同能力,為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提供更優的生態發展空間。”
青島市數字經濟促進會會長姜麗娟迫不及待要為青島民營中小企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她表示,不少中小企業都遇到了數字化轉型難題,為此,促進會有針對性地搭建起數字經濟平臺,為青島企業提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服務。
青島大學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張波是第一次參加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成立這個校友企業家聯合會,是為了搭建一條大學、校友企業和地方政府三方合作的紐帶,搭建一座產學研協同發展的橋梁。我們將充分發揮智力支持和資源優勢,立足青島、服務青島,為更多企業家校友搭建更好的學習平臺、市場平臺、融資平臺、項目對接平臺。”張波這樣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楊光 衣濤)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