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1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啟用儀式及演練活動在市教育局應急指揮中心舉行。為檢驗“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功能作用,市教育局現場組織了校園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演練。

全市3503所學校接入系統
近年來,校園及周邊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校園人身傷害等案事件顯著增多,全國多地發生過社會閑雜人員傷害未成年人的群死群傷惡性事件,對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為提高中小學幼兒園突發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效率和水平,青島市將“實施中小學幼兒園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配備工程”作為2020年民生項目推進實施。該系統的建成使用,徹底解決了傳統的一鍵報警裝置報警方式單一、缺少現場視頻圖像和對講功能、報警后無法實時了解現場實際情況、無法迅速判斷警情、準確調配警力等問題。
目前,全市3503所中小學幼兒園全部配備音視頻一鍵式緊急報警裝置,校園門口全部安裝具有回控、存儲、聲光報警功能的視頻監控攝像頭,一鍵報警裝置和視頻監控設備與公安機關110指揮中心、市教育E平臺聯網,實現了突發事件同步協調、同步處置。
項目在全國實現三個首創

該項目的實施,在全國校園一鍵報警工作中實現了三個首創。一是多方聯動應急處置機制。通過將中小學幼兒園門口視頻、可視化緊急報警裝置接入公安110指揮中心和校園及周邊安全預警平臺,實現公安110指揮平臺與教育安全平臺無縫聯網對接,統一信息報送、應急處置流程,教育、公安信息共享。
第二個創新是一鍵報警視頻聯動。當校園出現緊急情況觸發一鍵報警后,學校門口聲光報警器發出鳴叫進行震懾,中心收到報警信號與學校進行雙向視頻對講的同時,同步聯動彈出校園門口現場視頻畫面,實時掌握情況,調配增援力量。
第三個創新是精準化一鍵報警模式。通過雙向語音對講及現場實時視頻,110指揮中心可以準確判斷警情,將誤報、漏報等情況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避免了因為盲目出警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費;有利于取證,系統報警后現場能進行自動錄像,并實時將圖像和聲音傳送至接警中心自動保存。當有需要時,相關工作人員根據、時間、地點、設備編號查詢或調用錄像信息,便于案發后公安人員調查取證。
報警處置效率提升86%
該項目自2020年11月下旬進入聯網測試階段,目前已接收處置各類報警信息6條,將全市一鍵報警突發報警處置效率及響應時間提升86%,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安全受益,獲得了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啟用儀式現場,舉行了“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的演練。演練模擬上清路小學門前有歹徒沖擊校園。學校保安在抵擋同時按下報警鍵。瞬時,安裝在校門口的報警系統發出尖銳的鳴叫并閃爍,110指揮中心收到實時畫面,確認情況后,調配警力。這時,聞訊趕來的護校隊增援保安。從報警到警察抵達上清路小學門口,處置事件用時不超過五分鐘。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