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1日訊 隨著《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發布,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自覺行為。但具體實施中還是存在著廚余垃圾混投的現象,這也成為垃圾分類工作的“痛難點”。

為破解這一難點,市北區在河西街道選擇樂天家園、富居園、德馨筑家、天怡景園新區等7個居民小區作為第一批廚余垃圾分類、收運示范小區,打造分類、收運一體化示范路線,真正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完整閉環。
據了解,本次打造的廚余垃圾示范路線共涉及到7個小區、77棟樓、245個單元,共計4323戶居民。通過前期“撤桶并點”工作,已將垃圾收集桶點由最初的245處合并為120處。此次打造廚余垃圾示范路線后,垃圾收集桶點已縮減至20處,不僅便于垃圾分類指導員對點位進行有效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垃圾減量。
資料顯示,我國居民的廚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約達40%-60%,如果無法合理地回收處理,可能會發酵產生多種病原菌,威脅居民身體健康、增加環境管理風險。因此,打造廚余垃圾示范路線便成為一種“點穴式”的解決方法。
打造廚余垃圾示范路線,離不開社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一開始有很多居民反對減少垃圾桶點,包括小區部分物業保潔工人也不配合。但是經過街道、社區以及北潔交運公司、物業公司的登門宣傳,居民們了解了‘撤桶并點’和廚余垃圾示范路線對做好垃圾分類、提升社區環境的重要意義,也使得這條示范路線得以順利打造。”河西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到。
下一步,市北區將在全區22個街道進行大力推廣,力爭每個街道都打造一條分類、收運一體化示范路線,通過“撤桶并點、以點串線、以線覆面”,把每個社區都覆蓋到位,為廣大居民創造了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
據了解,今年以來,市北區累計設置投放桶點6993處,其中四分類桶點1651處,在此基礎上升級改造標準化四分類桶點980處;撤桶并點524處,智能回收箱219套;噴涂分類運輸車輛224輛;舉辦大中型宣傳活動17場,主題宣傳活動1442場,參與人數38萬余人,深入開展入戶宣傳活動,全區54萬戶居民基本實現全覆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王騰逸 )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