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4日訊 近日,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高新區建設部、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分局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一同來到盤古潤滑?液壓系統青島智造中心項目,與項目工作人員圍坐在一起,對項目即將面對的聯合驗收環節開展驗前指導工作。

“我們項目是高新區首批‘拿地即開工’項目,從項目6月份開始到現在,我們項目得到了管委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建設進展非常順利。”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蘭介紹,今年以來,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智能液壓和潤滑系統的研發與制造,訂單取得突破式增長,原有的生產場地已經遠遠不夠,急需啟用新項目廠房。目前,雖然項目主體已經完工,但涉及內部裝修、消防、廠區布置等各種細節,企業又犯了難。“我們公司這是頭一回搞項目建設,好多流程都不懂。” 李玉蘭說。
了解到企業的困難,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會同高新區建設部、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分局等多部門前往項目現場開展聯合驗收驗前指導工作。通過與建設單位現場座談、實地查看等方式,各專項驗收小組從建筑質量與安全、消防設計及施工、規劃驗收等多方面對項目建設方提出的疑惑進行解答,同時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指導意見,共計填寫指導意見20余條。
項目聯合驗收是青島高新區為提高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效率,創新推出的驗收新模式。此次聯合驗收驗前指導,是高新區聚焦流程再造、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新嘗試,多部門聯合為企業送來的驗前指導服務是為了保障聯合驗收順利進行而開展的一項前期工作,各專項驗收(監督)部門在正式驗收前,提前上門,協助和指導建設單位邊建設、邊檢測、邊準備竣工資料,為后期的聯合驗收工作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自功能區改革后,青島高新區在“深”字上下功夫,持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審批事項流程再造。自年初以來創新推行了市政類審批“一站式”服務模式,對園區開設出入口相關的審批事項進行優化改革, 召集相關部門“一站式”到齊為企業現場解決存在問題,審批效率提高80%,真正做到“只跑一次”;推行公用類、建設類、醫療器械備案類“一事全辦”合并審批模式,通過合并辦理、合并審批,僅提交一次申請、報送一套材料,變“一事一流程”為“多事一流程”,壓縮審批時間50%以上;取消現場勘驗等前置條件,擴大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范圍,將5個要件申請材料改為承諾告知材料,延長告知承諾時限由60個工作日至90天,壓縮報批時限50%以上,全年預計為25個工程建設項目實行“告知承諾”施工許可辦理,助推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推行食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和“遠程視頻勘驗”審批服務模式,通過實施“零見面、承諾制、遠程核查、后期復查”等創新性舉措,變“線下勘驗”為“線上勘驗”,有效降低企業進入市場的時間成本,今年以來,已為150家申請業戶實施食品經營許可遠程核查。
“下一步,我們還將通過容缺受理、數據共享、材料互認等方式,打破部門邊界,改‘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變被動的坐等申辦人上門的工作方式為主動的找申辦人,將服務前移,確保驗收時效性,實現企業項目‘建成即投產’。”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副部長李波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劉文研 文/圖)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