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開美容店的鄭文麗拿著一沓材料,出示健康綠碼、量過體溫后,走進家門口的即墨區潮海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一鏈辦理·一事全辦”專窗,通過“辦好一件事”主題服務,完成了自家美容店營業前全部涉及事項的辦理。
“沒想到會這么方便,只需帶著身份證,在家門口就能一次辦理所有事項。”鄭文麗說,之前開美容店要跑到區里好幾個部門,現在只需跑一次、交一次材料,10個工作日內,所有證件免費郵寄送達家中。這得益于即墨區推行的“一鏈辦理·一事全辦”改革。以“我要開美容院”服務為例,所需證件涉及到行政審批、稅務、人社等不同部門,以往需要挨個“串聯”審批、一證一辦,辦事群眾需發起6次申請,辦理周期累計達6個工作日。如今,經過事項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辦事群眾只需到家門口的鎮級便民中心窗口發起1次申請,全部事項辦結壓縮減至2個工作日。
即墨區民營經濟活躍,市場主體數量多,已培育起市場主體26.23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9.89萬戶。為更好地滿足群眾和企業需求,青島市將即墨區作為“一鏈辦理·一事全辦”試點,將涉及工商、稅務、公安、社保等業務的單個事項按環節進行關聯性整合。
鄭文麗的經歷并非個例。通過線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線上“一次登錄、一網通辦”,逐步實現“一證一辦”到“一件事一次辦”的突破,截至12月7日,即墨區已開通“我要開飯店”“我要開寵物醫院”“我要開設房地產中介”等93個主題集成服務,打造出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主題場景化極簡服務“套餐”。目前,即墨區所有鎮(街道)已完成專窗設置和服務指南、辦事流程編制等工作,群眾和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套餐”服務。
一次辦好“一件事”,最大的難點在于部門間的協調、大數據的整合和申報材料的壓減。為此,即墨區在法律法規權限內最大限度地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并逐個編制“零基礎”辦事指南及流程圖、申請表,將涉及到的629項審批服務事項的相關環節、材料壓縮整合,對辦事流程進行重新梳理、重新設計、重構重塑,審批環節和申報材料較以往分別壓縮50%和35%以上,變“一事一流程”為“多事一流程”。
在“一事全辦”主題式服務的基礎上,即墨區對“一鏈”辦理深化提升,通過事項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把行業準入在“政府側”涉及的多個審批事項整合為“企業側”的“一張許可證”,實現“拿證即開業”審批新模式。即墨區選取具有審批權限的17個行業作為首批“一業一證”事項,目前“一業一證”涉及行業已擴充至41項。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即墨將持之以恒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為企業在即墨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即墨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協調科科長郭玉成說。(張曉帆 梁之磊)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