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1月5日第5版
小港水產碼頭多處護堤石脫落存在隱患。這一情況已存在多年,而且愈演愈烈,卻始終沒有相關單位對此進行維護——
堤壩破損誰來修?多個部門“踢皮球”
■護堤破損,出現了裂縫。
■堤壩上人來人往。
■堤壩上的護欄已形同虛設。
近日,市民牟先生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小港碼頭位于青島水產品批發市場南側和西側的岸堤有多處護堤石大面積脫落,這一情況已存在多年,而且愈演愈烈,卻始終沒有相關單位對此進行維護,存在安全隱患。
小港水產碼頭位于莘縣路北側,曾是人氣十足的海貨交易集散地,時至今日早已沒了往昔繁忙的景象。
近日,記者在小港水產碼頭上看到,護堤石脫落的情況隨處可見,損壞的情況大小不一,其中,較嚴重的脫落有三處,長度都在十幾米以上。碼頭西南角除了護堤石脫落外,內部的基石也出現了松動和脫落,形成了凹陷。更觸目驚心的是,護堤上出現了幾條由上而下貫穿的裂縫。碼頭的護欄也有損壞情況,多處護欄之間的防護繩斷裂缺失,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
據浮碼頭的工人介紹,護堤石脫落的情況至少已經有五六個年頭,與海浪和船舶日常靠泊都有關系,但一直沒人維護。起初脫落的面積不大,后來連成了片。
“這處碼頭由誰負責維護?”記者問。
“不知道。”這位工人表示。
記者還采訪了一名居住在青島水產品批發市場樓上的居民。據他介紹,此前居民曾向相關部門反映過此事,2020年國慶節前,有部門來看過現場,但隱患至今沒有被排除。
為落實此處岸堤的產權單位,記者首先致電市南區云南路街道辦事處城發辦。“我們也不了解情況。”云南路街道辦事處城發辦一名負責人表示,幾天前市政務服務熱線轉來一位市民的投訴件,該市民出海時發現堤壩存在損毀情況。接件后他們到現場查看,但也不清楚應由哪個單位負責維修,于是向市政務服務熱線反饋,建議由海上職能部門進一步落實。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此處堤壩目前由青島水產品批發市場管理。
記者前往青島水產品批發市場辦公室采訪,多名工作人員表示了解情況的人不在,卻又不向記者提供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幾經周折,記者多方打聽,終于在碼頭上找到了市場負責人韓經理。“這個情況我不清楚。我給你向公司反映反映。”在記者的指引下,韓經理查看了現場,并稱是第一次得知并看到護堤石脫落的情況。而對于這一隱患,韓經理表示脫落的只是起著裝飾作用的石板,并不影響安全。他同時表示:只負責市場的經營,對碼頭的情況并不知曉,但會幫記者反映。
當日下午,記者致電韓經理了解到,他詢問老同事后獲悉,該碼頭是公司租的青島海運總公司的碼頭。記者詢問青島海運總公司的聯系方式,韓經理則表示:自己對碼頭的情況不了解,跟青島海運總公司也沒有任何交集,只聽說青島海運總公司以前在百盛辦公,后來不知道搬哪里去了。
根據這一線索,記者通過百盛物業了解到青島海運總公司的新辦公地在長安路6號。記者在網上檢索青島海運總公司,相關聯系方式均已失效。記者來到長安路6號,該處為海灣港航服務園。根據園區工作人員指引,記者在園區2樓找到了沒有相關掛牌的青島海運總公司。“我現在什么都答復不了你,誰叫你來的你去找誰。”得知采訪意圖后,一名自稱為“大力”的工作人員表示要請示單位負責人后答復記者。同時,對方確認自己單位為青島海運總公司,但對于破損堤壩是否屬于青島海運總公司,則沒有做任何表態。
記者就此事繼續采訪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碼頭不由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建設,因此不應由他們負責維修,可能由區市的市政公司管理。
市南區市政公司表示,經養護單位到現場確認,該碼頭不屬于市南區市政所轄設施。破損堤壩位于小港水產碼頭內部,有明確的產權單位,應由產權單位負責維修。
針對小港水產碼頭存在的安全隱患,記者以市民身份撥打市南區應急管理局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反映的堤壩受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不屬于應急管理部門業務管轄范圍,應急管理部門是對安全生產環節存在的隱患進行排查監管,建議撥打市政務服務熱線落實責任單位。
“各區安委會辦公室設在區應急局,有權牽頭并協調區安委會成員單位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落實整改吧?”記者提出質疑。
對此,市南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將把情況轉辦至區安委會辦公室,但具體是否承接辦理,需要等領導批示。如果不歸他們承接辦理,則無法給記者答復。
12350是安全生產舉報投訴熱線,負責受理生產安全事故、重大安全隱患、非法違法生產建設經營等方面的舉報投訴。2020年12月21日,記者仍以市民身份致電12350,工作人員對舉報進行了記錄,并表示將反映至相關部門。但截至記者發稿,未得到相關部門的回復。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 正
記者點評
筑牢安全的堤壩,不是一句口號
壓實安全責任,才能筑牢安全的堤壩。小港水產碼頭這處岸堤年久失修無人問津,甚至未能引起相關單位和部門的重視,癥結就在責任不清。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責任落實不到位,事故發生后再落實責任、追查事故原因,就為時已晚了。安全隱患就擺在眼前,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不應視而不見。該牽頭的牽頭,該推進的推進,涉事單位部門也應該組織起來梳理問題、一追到底。筑牢安全的堤壩,不應是一句口號,而應落在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