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5日訊 日前,“2020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發布,其中包括由中國中車研制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
由中國中車研制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6月21日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志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填補了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研制,是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課題。該項目由中國中車組織,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負責,匯集國內高鐵、磁浮領域優勢資源,聯合30余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攻關。

打通“產業鏈”,暢通“雙循環”。當下,以科技創新“雙循環”驅動經濟“雙循環”,已成為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作為中國創新百強區、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城陽區持續“強鏈、補鏈、延鏈”,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生物健康、現代服務業等五大產業集群,其中,僅高端裝備制造中的軌道交通產業一項,全產業鏈產值就已突破1000億元,正向5000億級產業集群邁進。
全力營造陽光生態,培育企業發展沃土
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城陽區始終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抓手,管住該管的、放開能放的、激活希望的、控制約定的、幫助能幫的,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營造起讓人才和企業家感到舒服的陽光發展生態。
世界500強企業正威集團的供應鏈項目,自簽約起3個月就實現運營,6個月銷售額達到15億;精銳視覺北方總部項目,從考察到落戶只用了6天時間……這些數字的背后,就是市場對城陽陽光發展生態的有力認可。
為打好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城陽區深化“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完成“放管服”改革重點工作任務101項、完成率達100%;開展“數據賦能”2020專項行動,深化數據“聚、通、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行政審批“一事全辦”改革,在全市首推告知承諾制改革,為群眾提供了全過程、全鏈條服務;啟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開辟項目落戶網上“綠色通道”,通過不見面、智能辦、非接觸方式,實現了項目手續在線申辦、在家“拿證”。
創新平臺共建共享,激活陽光發展稟賦
2020年以來,城陽區組織305個項目列入市技術創新計劃,366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企業獲評青島市“隱形冠軍”企業,認定數量均位居全市首位;易邦生物等4家企業入圍“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儲備庫”; 中車四方股份、青特集團、國恩科技等6家企業入圍新一代“青島金花”,數量居全市首位;1-10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率7.4%,位居6個重點工業區市首位。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作為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中國創新百強區,城陽區在創新創業政策、重量級研發平臺、品牌創新創業園區、陽光創業生態等方面具備先發優勢。近年來,城陽區緊緊抓住創新創業生態這個關鍵,持續用平臺思維促進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在北岸城區充分而自由地流動,便利而順暢地組合裂變。目前,城陽區成功舉辦中國·山東(青島)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大賽,設立區人才創新發展院,建成招聘服務云平臺,舉辦招才引智“全球云推介”, 推出全市首家“青年人才驛站”……
在省科技廳公布的新一批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名單中,城陽區以青島蔚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建設的山東省動物用保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榜上有名,成為城陽區首家入選的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截止目前,城陽區已有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1家,青島市技術創新中心39家。
廣攬天下英才,共贏陽光未來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城陽區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才強區戰略,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做好聚才、留才、用才的大文章,不斷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務模式,持續構筑優質、開放、高效、便捷的人才發展生態雨林,讓更多“千里馬”在陽光沃土上競相奔騰。

把人才作為城市最大的“富礦”,城陽區創新出臺了聚集人才的“六條硬核舉措”,穩定人才群落,培育適合人才群落扎根繁衍的陽光沃土,讓人才發展有舞臺、人才創業有資本、人才生活有補助、人才安居有保障、人才工作有地位、人才身邊有服務,其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直接吸引人才超過1.6萬人,帶動全區引進人才3.1萬人。
來城陽,才飛揚,贏未來。12月19日上午,2020城陽人才大會成功舉辦。大會對64名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團隊、單位和工作成果予以1400萬元激勵,上線可同時容納1000家企業進行崗位集中展示等功能的“才飛揚”招才引智平臺。城陽區正以開放發展的大勢感召人才,以最高規格禮遇人才、認定人才、致敬人才。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攜手城陽,共贏陽光美好未來。站在歷史的交匯處,城陽作為青島這座“雙循環”樞紐城市中的樞紐,著眼大局、主動擔當,正勇當青島建設發展的“急先鋒”,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徐婷)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