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6日訊 “在今后推進與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這項工作中,如何更好的強化各平臺間的互動?”“城陽在深圳設立了‘陽光客廳’,就當前客廳運行情況來看還存在什么問題和不足?下步打算如何改進”“如何在我區有效復制深圳的產學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經驗?”……今天下午,城陽區搶占“五大高地”攻勢公開質詢第四場——搶占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高地推進情況公開質詢在城陽區召開。
本次質詢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城陽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有關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青深兩地企業家、商(協)會代表,有關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等120人參加了質詢。整場質詢圍繞搶占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高地2020年工作推進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和2021年工作任務展開,現場問答有序、思想交鋒、火花迸濺。

戰果累累:切實打造粵港澳優秀企業北上布局的“橋頭堡”
質詢會上,城陽區推進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首先匯報了有關工作情況。
2020年,城陽區緊緊圍繞“搶占五大高地”工作部署,通過實施“五個一”工作機制,奮力搶占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高地,切實打造粵港澳優秀企業北上布局的“橋頭堡”。全區簽約正威偏光片等深圳(粵港澳)合作項目22個,總投資304億元,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10%和101.3%;其中世界500強項目4個,中國500強項目6個。深圳(粵港澳)項目實際利用內資75億元,比去年增長46.4%;實現到賬外資3.1億美元,比去年增長30.7%,占全區到賬外資的1/3。
質詢會上,主應詢人分別從打造一個主陣地,充分發揮深圳“陽光客廳”雙向開放“橋頭堡”作用;開辟一條新通道,建立與深圳商協會的常態化溝通協作機制;筑起一個項目庫,打造深圳(粵港澳)高新技術產業青島集聚區;建立一個資源庫,加速青深兩地優勢資源互動耦合;架起一條新橋梁,以科技引領打造創新資源集聚新生態五個方面匯報了2020年工作成效。
公開質詢:直面短板所在,共商攻堅克難之道
盡管搶占“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高地”作戰成績亮眼,但無論是主應詢人的工作匯報,還是接下來的問答環節,都沒有回避困難和不足,而是直面短板所在、共商攻堅克難之道。
質詢會現場,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青深兩地企業家和商(協)會代表、受邀專家、學者等9位同志圍繞搶占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高地2020年工作完成情況和下步工作重點,就平臺建設、科技金融、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質詢和點評,4位應詢人對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了應詢。
問題言簡意賅卻頗有辣味,它們有的聚焦于如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例如去年以來,城陽區一直在“學深圳、趕深圳”,那么面對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城陽區采取了哪些有效的舉措;有的從對標深圳“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營商環境出發,質詢城陽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和改進,取得了哪些成效;還有的鑒于當前時期的招商引資工作已和前些年有很大不同,在當前形勢下,結合城陽區的現狀,探討如何更好的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等。應詢人的“功課”也做得很足,直面問題不繞彎,達到了質詢的目的,收獲了改進和促進工作的效果。

目標明確:招大引強再引20個以上優質投資項目
“面對面”變成“屏對屏”,交流深度卻絲毫不減。大家在一問一答的交流互動中,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方向更加明確、措施更加有效。這場質詢會上,城陽區搶占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高地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
持續推進青深兩地交流合作,擴大招商引資成果。鞏固已有深圳(粵港澳)資源,拓展與更多的深圳商(協)會溝通合作,放大“陽光客廳”平臺效應,積極推進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和經貿合作,建立市場化招商機制,加大面向深圳(粵港澳)大灣區的項目招引力度。2021年,計劃引進深圳(粵港澳)投資項目20個以上,總投資300億元以上。
充實擴展“陽光客廳”內涵與功能,打造開放、共享的兩地協同發展平臺。明確客廳年度目標任務,搭建專業對接服務平臺,為深圳(粵港澳)優秀產業、企業、資本北上青島布局提供政務服務;切實發揮客廳的前臺樞紐作用,將陽光客廳打造成為項目資源發布、招商引資、企業合作、技術創新、資本對接的前沿陣地,舉辦各類項目資源發布、招商推介、項目路演等活動10次以上。
提高服務效能,推進項目落地建設。用深圳的理念、深圳的思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各街道、各部門、各國有公司的協同聯動,在推進深圳項目落地方面做到信息溝通、資金融通、服務暢通,讓深圳項目感受到“陽光城陽”的氛圍,用城陽速度、城陽效率打造面向深圳項目的陽光服務品牌,助力推進項目落地建設。
新的一年,伴隨著一系列國家戰略疊加,青島進入以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城陽區勇于擔當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的定位,匯聚各方力量,全力搶抓深圳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戰略機遇,同謀南北雙城深度交融之策,共建青深兩地交流合作平臺,深入推進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徐婷)
責任編輯:劉錕鋒